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是一项两人徒手较量,以摔倒对方为胜的竞技运动。

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最早源于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元明清时代,逐渐形成现代中国式摔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跤的引进,为了区分奥运会项目的国际摔跤,1956年原国家体委正式提出将中国固有的摔跤运动命名为“中国式摔跤”。

1953 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1959年,中国式摔跤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运动会后,由于为非奥项目,中国式摔跤项目退出全运会,发展步入低谷。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式摔跤重新受到关注。2017年,首届中国式摔跤世界杯在美国举办。2021年,中国式摔跤时隔28年后重返全运会。

中国式摔跤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世界摔跤联合会,中国摔跤协会于1953年成立。中国国内每年都会举办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青少年赛和全国俱乐部比赛等中国式摔跤比赛。

历史沿革

古代起源

据文字记载,早在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产生了古代摔跤。据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中国古代摔跤的雏形。

古代发展与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军事训练的摔跤活动得到广泛开展。秦汉时期,摔跤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训练手段,还作为节日和宫廷内表演项目。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摔跤的名称——“角抵”。从秦末到刘启的半个世纪中,摔跤活动曾处于低潮。而到了公元前140年刘彻时,摔跤活动又盛行起来。秦汉时期,摔跤的主要技术是比较力量,可以拳打脚踢,用擒拿方法扭断手臂、腿脚等直至把对方摔死。

三国时期,曹操曾大力提倡摔跤活动,除把摔跤作为训练士兵的手段外,还将其列入百戏之内。到了唐朝,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摔跤活动蜚噪一时,就连帝王也会上场助威,鼓励士气。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每逢元宵节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均举行摔跤比赛。唐朝末年,朝廷还建立了官办的相扑棚,收罗和训练摔跤能手,入选者称为相扑人,在朝会、宴聚、祭祀时进行摔跤表演和比赛。此外,唐朝还把摔跤列为六御之内,作为军队作战训练的重要手段。

明朝在朱元璋年间曾重视摔跤术,将其作为补强军队的战技。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把中国的武术和摔跤传入日本,后经日本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清朝以武力起家,历代皇帝均大力提倡摔跤运动,由于皇帝的大力提倡,满族蒙古族汉族跤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摔跤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最终发展成近代中国式摔跤,所以说,中国式摔跤是我国各族跤手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发展

民国初,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正式设立摔跤术科目,并确立摔跤二字为统一用词。北京、天津市等地不少人以表演摔跤为职业。当时的武术组织中央国术馆和精武门也设有摔跤科目,并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比赛。1936年,还曾进行过女子摔跤比赛。

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 ,民族传统体育得到重视。1953 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首届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6 年和1957年,原国家体委先后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和《中国式摔跤规则》,“中国式摔跤”从此定名,区分于国际比赛项目的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1959年,中国式摔跤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各省市相继成立中国式摔跤专业队并每年举办全国比赛和民间比赛。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运动会后,为了奥运会战略的发展和需要,全运会取消了中国式摔跤项目,各省市专业队也逐渐解散或者改练国际式摔跤,自此中国式摔跤步入低谷。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式摔跤重新受到关注。2016 年 1 月中国摔跤协会中国式摔跤委员会正式成立,专门负责中国式摔跤运动对外宣传和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国式摔跤国际交流活动,中国式摔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首届中国式摔跤世界杯在美国举办。该届赛事共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巴西、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而且为了突出中国式摔跤的特色,该届赛事裁判员指令全部使用汉语发音,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此外,在这一阶段,中国国内先后推出了“中国跤王争霸赛”、城市对抗赛、大学生团体赛,再加上原有的全国锦标赛和体育大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中国式摔跤的比赛形成系列,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2021年,中国式摔跤时隔28年后重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比赛规则

比赛场地

竞赛台为16米×16米的正方形,高60-80厘米(cm)。比赛场地为14米×14米表面覆盖革制盖单的正方形比赛垫子。比赛垫子采用EVA材质,厚6-8厘米,硬度为25-30度,渗透深度小于等于38毫米,接触回弹时间小于等于50毫秒,能量吸收大于等于70%,最大加速瞬间碰撞强度小于等于30克。

场地中心直径9米的圆形区域为比赛区,比赛区域颜色明显区别于保护区。比赛区外部边沿至比赛垫子外部边沿区域为保护区。比赛区中间相距3米各标出红蓝线(开始线),面向裁判台左红右蓝,开始线长60厘米、宽6厘米。运动员出场线位于红方、蓝方一侧的比赛区外侧,长60厘米、宽6厘米。

竞赛类型与赛制

比赛分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个人竞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所取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团体竞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运动员的成绩积分总和,确定团体名次;或者以所属团体之间比赛成绩确定名次。

比赛赛制分为单败淘汰赛制、复活赛制、循环赛制等。

年龄组别及体重级别

竞赛时间

成年比赛每场比赛净时6分钟,上下半场各3分钟,局间休息30秒。

青年和少年比赛每场比赛净时4分钟,上下半场各2分钟,局间休息30秒。

比赛服装

跤衣

跤裤

跤鞋

得分标准

中国式摔跤只许站着摔(使用跪腿摔未成功,虽然膝盖着地能迅速站立不失分),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按照把对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别判得3分、2分、1分。

得3分

将对方摔成头部、躯干、肘部、臀部位着地,自己保持两脚站立。

得2分

得1分

互不得分

特殊说明

犯规与处罚

侵人犯规

技术犯规

消极比赛

在比赛中无真正的进攻意图而逃避比赛拖延时间达15秒者或比赛中故意进入保护区和倒地后不立即起身,故意拖延时间达5秒者都被视为消极。

处罚

判定胜负和确定名次

判定胜负

名次确定

个人淘汰赛

个人淘汰赛时直接产生1、2名,负于第1名、第2名者为并列第3名,负于第3名者为并列第5名,依此类推。

个人循环赛

团体赛

裁判

每场比赛,执行裁判长1人、主裁判1人、副裁判1人、记录裁判1人、计时裁判1人。比赛时当主裁判和副裁判确定运动员得分时,主裁判喊“停”,并向执行裁判长示意,在确认执行裁判长的判定后宣告得分结果。副裁判对场上出现的出界、消极、犯规和受伤情况,及时向主裁判示意,主裁判判定运动员的消极、犯规、不礼貌行为和警告处罚并宣告,确定临场治疗等事宜。

中国式摔跤的礼仪

服饰礼仪

行为礼仪

观赛礼仪

教练员和裁判员礼仪

主要流派

中国式摔跤的主要流派包括北京跤(也称“北平市跤”)、保定跤、天津市跤、内蒙古自治区跤和山西省跤。

北京跤

北京跤也称“北平跤”,主要流行于北京地区,它继承和发展了清代善扑营的功法和技法,功法繁多,动作细腻,以手法著称于跤坛。其传播范围包括河南省上海市沈阳市等地,这些地区原有的技术动作与京郊结合起来,又各具特色。代表人物是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天桥双杰——沈三(沈友三)和宝三(宝森),此外还有杨春恒等人。

保定跤

保定跤也称保定府快跤、散手跤。它重视快速技术,是大架式出场。保定跤上盘手法上擅用撕、崩、捅、把位占先,下盘腿倒,上下配合,天衣无缝,打闪认针,妙计连珠,以快打快,刚中有柔,猛中含智,绵里藏针,长于以小制大,左道旁门,散擅相合,潜移默化,瞬间将对手制于末路。这派摔跤高手近代有平敬一、张凤岩、白俊峰、满老明、吴四等人。此外还有常东升、常东如、常东坡、常东起四兄弟和闫益善、马文奎等英雄前辈。

天津跤

天津跤是北平跤和保定跤中间型的跤,动作非常的粗野、刚猛、自然。将灵巧、速度、力量融为一体,近代摔跤名师有李瑞东卜恩富、天津卫四大张(即张鸿玉张魁元、张鹤年、张连生)。

内蒙古跤

内蒙古跤也称搏克,是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规格、服装、技术等方面与中原跤种相比别具特色,比赛时运动员穿带铜钉子的短袖牛上衣和肥大摔跤裤和高筒蒙古皮靴。在技术上,讲究手对手,脚对脚,允许抓握手臂躯干和上衣,能用腿脚使绊,不得用手臂触对方下肢。摔倒对方,即终止全场比赛。

山西跤

山西跤历史悠久,忻州市、平原等地素有“摔跤之乡”之称。其特点是不穿跤衣,技术上以抓腕、胳臂、挟颈、插肩、锁肘、抱腿为主。

专项术语

撂:摔或进攻的意思。

横:双手向侧面用力移动对方。

簸:用上手臂插对方异名侧腋下,向侧下方移动对方。

摞:砸的意思,向下摞。

钉:消极防守,没有进攻的意示。

福:跟对方拼命的意思。实战中猛烈进攻而不顾胜负。

失头:太低头了,容易重心前倾被对方摔倒,且不易反攻。

架式:实战全过程的姿式把式把式全凭架式,式架要适合个人身体条件和技战术特点。

四平:被摔的仰面朝天,肩、背、臀触地,而对方站立平稳。

死手:被对方摔倒后不松手,攥死把,手法不够灵活。

放手:让对方抓握我跤衣,放对方一把手给对方用解子;也有放对方手,我借手进攻的意思。

致手:介绍朋友,交手前相互介绍握手致礼。

搭手:相互抢手,搭手进攻。

交手:两人对跤,与人交手。

掐手:实战中有效地控制对方,掌握摔倒对方的时间、地点叫掐手,武术界有“把式好练掐手难学”的说法。

冷手:不常见的手法,也有形容犯规擒拿等动作。

戗手:对方左边进攻,我方也左边进攻,即左对左或右对右,相互都不好抓握对方叫戗手,又叫戗架。

中国式摔跤的特点

突出技巧

各国的摔跤术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大都以摔跤手的力量强弱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而中国式摔跤更注重摔跤手运用技术的技巧来取胜。中国式摔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锤炼,各种精妙招法应运而生,“斗智不斗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谚语是中国式摔跤技巧的典型写照。此外,比赛时摔跤手不许用拳打,不许用肘、膝或者头顶撞对手,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方的咽喉等,这些要求对中国式摔跤形成重视技术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强身健体

经常从事摔跤的人,不仅有强壮的体魄,发达的肌肉,而且能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培养人的力量、速度、灵巧、耐力等身体素质。此外,摔跤还可以增强人的内脏器官功能,因为在摔跤时,不仅要对抗对手强大的阻力,而且要持续紧张用力,并伴有憋气现象,使心脏、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得到全面锻炼。

推崇道德

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跤馆、武馆还是专业队,老一代的师傅都会教导弟子“习武强身”、“尊师爱友”,要讲“武德”,不许弟子恃强凌弱。中国式摔跤在比赛中宣扬“以武会友”,讲究“点到为止”,这与西方摔跤术、日本的柔道等比赛中拼命致对手无反抗能力才善罢甘休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中国式摔跤比赛是双方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过程。

表演性强

中国式摔跤的起源和发展是与表演分不开的,这使得它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表演特征,这也是中国式摔跤与其他摔跤术的显著不同之一。在跤场上,摔跤手经常变换各种步法绕着对手游走,在移动中寻找机会发起进攻将对手摔倒,各种步法也显示了摔跤手的技术、信心、风度,给观众以矫健、英武的印象,并使比赛增加了观赏性。此外,中国式摔跤的表演特征在形式上还表现在只有站立摔而没有国际式摔跤、柔道等的地面技术,技法干净利落,让观众看得清楚,在摔倒对手后还要有漂亮的亮相动作,这也是鲜明的表演特征。

中国式摔跤的文化特征

中国式摔跤是最具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与搏击技艺深度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

文化道德理念

中国式摔跤是两个人徒手博弈的项目,“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观念历来是中国式摔跤的主要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尊师重友、敬长爱幼、团结互助等是中国式摔跤学习、训练和比赛的宗旨。练习中国式摔跤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养、锻炼意志、培养技艺的过程。中国式摔跤强调“以人为本,无人合一”,通过训练健身培养竞技兴趣,通过竞技娱乐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中国式摔跤训练强调顺其自然,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自强不息,借以磨炼人的坚强意志,培养果敢坚毅的性格和协作关爱、大度从容的心态。

“强对抗”的文化特征

“中庸与和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秉持的最基本的思想。但中国的摔跤属于同场对抗格斗类项目,表现出与传统文化不相称的一种文化概念。摔跤文化在宋代就已十分盛行,“宋元两代”的相扑之风一直延续到清代清军入关后大力推行摔跤运动,并推动了中原汉族的摔跤之风,清朝的军队中有专门的摔跤组织“善扑营”,民间的摔跤也十分盛行,特别是北京天桥的摔跤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仅是儒家这一文化形态的存在,摔跤是一种强对抗的运动,其运动形式与动作方法都充满了激烈的对抗,这种对抗表现出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另一个特征。

军事体育文化特征

在中国古代,古代兵器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萌芽时期,各部落各民族间因为地盘的争夺,在军事对抗中更多的是使用肢体格斗,这使得各个部落开始进行肢体对抗的练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摔跤的雏形。到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在军营中让士兵进行摔跤练习。从古至今摔跤与军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摔跤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一个体现。

历史文化遗产

石刻造像,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重要意义。石刻造像中关于摔跤的描述对中国式摔跤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石刻造像遗迹上对角抵的描绘,是当时社会摔跤运动的一种直接反映。另外,中国不少出土文物的图案元上都遗址有关于古代角抵的描述,这些摔跤的描述最能证明,当时的人们对于摔跤这项活动的喜爱,以及当时社会摔跤文化流行的一种历史遗迹形式。

重要赛事

中国式摔跤世界杯

中国式摔跤世界杯(Shuaijiao World Cup)于2017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圣何塞州立大学举办了首届赛事。该届赛事共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巴西、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比赛。

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

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性赛事,每年举办一届。参赛单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行业体协、各大体育院校。比赛采用单败淘汰赛制,设立男子组和女子组比赛。

中国式摔跤全国冠军赛

中国式摔跤冠军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是中国跤国内最高级别赛事,每年举办一次。

中国跤王争霸赛

中国跤王争霸赛创立于2004年,由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按级别设立男子组和女子组比赛,分为淘汰赛和循环赛,最终通过总决赛决出各个级别的“跤王”。比赛除了具有传统赛事的竞技性外,还注重艺术性和时尚性。

组织机构

世界摔跤联合会

世界摔跤联合会(United World Wrestling,UMM),1912年于斯德哥尔摩成立。1913年6月,确定组织名称为国际业余重竞技联合会(Internationaler Amateur Verband furschwerathletik)。1921年更名为“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Intemational Amateur Wrestling 联邦制,IAWF)。1954年国际摔联在东京召开代表大会,改称InternationalFederation of Associated Wrestling Styles,FILA(FILA)。更名为“United World Wrestling”。世界摔跤联合会鼓励各种流派摔跤运动的发展,支持会员发展摔跤运动,监督会员遵守国际摔联的规程,在国际上代表业余摔跤运动并维护其利益。

中国摔跤协会

中国摔跤协会(Chinese Wresting Association)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摔跤运动的全国性群众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领导下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负责宣传、组织群众积极参加摔跤运动,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协调、组织举办国际性比赛,促进国际交流;组织全国性的各类、各级竞赛和训练工作;拟定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制度和竞赛制度,制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工作;选拔和推荐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组织国家队集训和参加比赛;组织科学研究工作等。

代表人物

沈友三

沈友三原名沈玉升,江湖人称“沈三”,是北京天桥摔跤卖艺第一人。沈三出身于北京宣武门外牛街一个寒苦的回族家庭。少年时拜清满族头等扑护德二爷门下,潜心学习跤。之后,又师承北平国术研究会会首白锦兼学炮拳,两种技艺相辅相成,使得沈三亦成为当时北京跤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1933年10月,在南京第五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上,沈三荣获摔跤比赛的冠军;1934年,他力挫白俄罗斯的大力士麦加罗夫。此外,沈友三还在北京天桥开创了第一个卖艺的摔跤场,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电视剧《甄三》就是以他为原型。

王文永

王文永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体坛上颇有盛誉的中国式摔跤名将。他曾在北京队做运动员、在工人摔跤队任队长;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多次获得北京市中国式摔跤冠军,并实现了五连冠;在全国中国式摔跤邀请赛获得冠军;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全国摔跤比赛获第四名和第六名。退役后成为摔跤队教练,并在多个武术俱乐部担任总教练,传承中国式摔跤。

张梦瑶

张梦瑶,1996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是山东省女子中国式摔跤队的中坚力量,她多次获得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并收获多个全国俱乐部冠军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冠军。2015年获得中国式摔跤国际锦标赛冠军,2017年获得在美国举办的首届中国式摔跤世界杯52公斤级冠军。同时,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参考资料 >

中国式摔跤的起源与发展.陕西省体育局.2023-07-12

北京老天桥的民间艺人系列:第三代八大怪之沈三.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5

王文永先生_中国式摔跤.武术世家.2023-07-13

世界冠军张梦瑶谈鲁南高铁:回家的路更“近”了.今日头条.2023-07-13

关于《2020版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公布实施的通知.体育总局.2023-07-13

何谓中国式摔跤.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3

二青会项目介绍.第二届全国青运会官方网站.2023-07-13

临沂姑娘张梦瑶摘得中国式摔跤世界杯金牌.齐鲁网新闻.2023-07-13

时隔28年 中国式摔跤重返全运会.体育总局.2023-07-13

United World Wrestling.世界摔跤联合会.2023-07-13

中国摔跤协会介绍.中国摔跤协会.2023-07-13

三、 中国式摔跤的新生和发展|摔跤史话.武术世家.2023-07-13

中国式摔跤项目的比赛规则.陕西省体育局.2023-07-13

中国式摔跤的礼仪.陕西省体育局.2023-07-24

一、 中国式摔跤的主要流派|中国式摔跤教程.武术世家.2023-07-13

二、 跤场俗语拾零|中国式摔跤精粹.武术世家.2023-07-13

中国式摔跤项目的特点.陕西省体育局.2023-07-23

中国式摔跤的文化特征.陕西省体育局.2023-07-24

2017美国旧金山中国式摔跤世界杯.shuaijiao-kuoshu.or.2023-07-13

关于调整2022年中国式摔跤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锦标赛两项赛事举办日期的通知.体育总局.2023-07-13

2023年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竞赛规程.体育总局.2023-07-13

我校在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中勇创佳绩.山东体育学院.2023-07-13

中国跤王争霸赛突破传统观念 采用全新个性包装.中华全国体育总会.2023-07-15

跤王争霸赛第三阶段开战 第一届四位跤王两胜两负.新浪体育.2023-07-15

中国跤王争霸赛总决赛将于6日在济南举行.胶东在线.2023-07-15

History of Wrestling & UWW.世界摔跤联合会.2023-07-13

国际摔跤联合会.中国奥委会.2023-07-13

沈少三.全球功夫网.2023-07-15

他们鉴证了文明 第12弹|武林并未远去.新浪微博.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