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山

橡皮山,属于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坐落于青海湖茶卡盐湖之间,海拔4451米。

橡皮山因山上道路地基很软,像橡皮一样有弹性而得名。橡皮山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年平均日照2900~3040小时。橡皮山山地较干旱,海拔3000-3300米的阴坡分布小块青海云杉林,阳坡3400--3900米有稀疏祁连圆柏林,除此而外,均为山地草原。

橡皮山地区位于柴北缘构造带和南祁连县构造带之间的宗务隆裂陷槽内。在石炭纪发生裂陷作用,形成宗务隆裂陷槽,甘家组开始沉积,形成了一套远端变陡的缓坡碳酸根台地沉积。二叠纪后橡皮山地闭合,发生褶皱隆升,地质作用由沉积变为剥蚀。在三叠纪早期,橡皮山地再次经历拉张作用,转变为沉积盆地,隆务河组形成了一套典型的陆坡浊流沉积地层,三叠纪中晚期再次闭合,沉积彻底结束。

命名

因山上道路地基很软,极易下沉,像橡皮一样有弹性,因而得名橡皮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橡皮山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地处青海湖西面,坐落于青海湖与茶卡盐湖之间,海拔4451米。

气候

橡皮山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年平均日照2900~3040小时。

地形地貌

橡皮山作为青海南山西段的重要支脉,呈现典型的高原山地特征。山脉主体由菜济西山向西北延伸形成,构成青海湖盆地与柴达木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山体走向为北北西,与青海南山主脉走向存在约30度的角度差异,形成独特的构造体系。橡皮山南北坡地貌特征差异显著:北坡谷地开阔,分布有冰川作用形成的宽谷与V形谷;而南坡受构造运动影响,地表明显破碎,岩石风化程度较高。山体基部海拔约3100米,其主峰区海拔存在显著差异: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记载为3817米,但旅游资料载为4451米。

地质特征

橡皮山地区位于柴北缘构造带和南祁连县构造带之间的宗务隆裂陷槽内。在石炭纪发生裂陷作用,形成宗务隆裂陷槽,甘家组开始沉积,形成了一套远端变陡的缓坡碳酸根台地沉积。二叠纪后橡皮山地闭合,发生褶皱隆升,地质作用由沉积变为剥蚀。在三叠纪早期,橡皮山地再次经历拉张作用,转变为沉积盆地,隆务河组形成了一套典型的陆坡浊流沉积地层,三叠纪中晚期再次闭合,沉积彻底结束。

山体主要由古生代变质岩系构成,表层覆盖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道路地基承载能力较弱,在湿润季节时常发生路基下沉现象,形成类似橡皮弹性的地质特征。基岩出露区可见明显的褶皱构造,发育南北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的典型代表。势抬升过程中形成的陡峭坡面普遍达30-40度,局部地区坡度超过50度,形成典型的高原深切河谷地貌。山脊线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最高点与青海湖水面形成近千米高差。

生态系统

橡皮山山地较干旱,海拔3000-3300米的阴坡分布小块青海云杉林,阳坡3400--3900米有稀疏祁连圆柏林,除此而外,均为山地草原。海拔3200-3800米区域分布着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主要种类包括高山蒿草、针茅等耐寒植物。3800米以上地带可见垫状植物群落,适应强风与低温环境。

参考资料 >

青海湖自由行 欣赏最绚烂的油菜花花海.央广网旅游.2025-08-01

自然地理.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