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玉兰(1933年8月-2025年8月14日),女,汉族,原名陈佩华,天津市人,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小花玉兰出生在评剧世家,小学毕业后,小花玉兰跟随父母学艺,她自幼聪慧,在父母的熏陶下,艺术上成长很快,后为其母配戏。十七岁,小花玉兰登台,演出于青岛市、沈阳市各地,十九岁成为主要演员。解放初期,小花玉兰曾参加北京新文化剧团担任主演,1950年,小花玉兰开始挑梁主演,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受到观众好评。1954年,小花玉兰调入北京市评剧团,同年她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北京戏曲会演表演奖。1958年,小花玉兰来到天津评剧院,成为该剧院主演之一。1979年,其参加天津市建国三十年展演获演出奖;1986年,小花玉兰参加天津市首届戏剧节获优秀主演奖;1992年,其主演的《西厢记》获得中国广播戏曲展评一等奖。同年,小花玉兰退休后进入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2011年,小花玉兰在78岁时举办了“舞台生活七十年”评剧演唱会,主要演唱了她的代表作《凤还巢》《拜月记》等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在几十年的学习和舞台实践中,小花玉兰继承和发展了百余出剧目,包括传统戏和现代戏。小花玉兰充分继承了评剧李派的演唱特点,代表剧目有《牛郎织女》《吕布与貂蝉》等。2025年8月14日9时35分,小花玉兰在天津市去世,享年93岁。
2009年,小花玉兰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其入选“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小花玉兰,原名陈佩华,1933年8月出生,天津市人。小花玉兰父亲陈砚楼和母亲花玉兰都是评剧艺人。小学毕业后,小花玉兰跟随父母学艺,她自幼聪慧,在父母的熏陶下,艺术上成长很快,后为其母亲配演娃娃生。
演艺经历
十七岁,小花玉兰登台,演出于青岛市、沈阳市各地,十九岁成为主要演员。解放初期,小花玉兰曾参加北京新文化剧团担任主演,1950年,小花玉兰开始挑梁主演,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受到观众好评。1951年,小花玉兰主演《小二黑结婚》等反对包办婚姻剧目助宣传《婚姻法》,其思想感情有进步。1954年,小花玉兰调入北京市评剧团,同年她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曾获得北京戏曲会演表演奖。1955年,小花玉兰等受邀出席周总理在北京饭店招待印度访华团宴会并清唱助兴,周总理鼓励令其印象深刻。
1958年,小花玉兰来到天津评剧院,成为该剧院主演之一。后领衔赴多地巡演。其演唱的《牛郎织女》由上海唱片厂录制成唱片中国发行。“文革”前,青年评剧团常赴北戴河区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演出传统剧目,获好评。文革十年动乱,剥夺了小花玉兰的舞台生涯,粉碎“四人帮”后,她重返舞台又一次唤发了艺术青春,恢复上演了她的代表剧目《拜月记》《牛郎织女》;还新排了传统戏《鸳鸯被》《吕布与貂蝉》《阴错阳差》,现代戏《两家福》《夕阳红》,中国唱片社还为其录制了《二度梅》《牛郎织女》《拜月记》等戏的唱片。她的演出,再次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1979年,小花玉兰参加天津市建国三十年展演获演出奖;1986年,小花玉兰参加天津市首届戏剧节获优秀主演奖;1992年,其主演的《西厢记》获得中国广播戏曲展评一等奖。同年,小花玉兰退休后进入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
2009年,小花玉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小花玉兰在78岁时举办了“舞台生活七十年”评剧演唱会,并演唱了她的代表作《凤还巢》《拜月记》《夕阳红》《苏小妹》等剧目中的经典唱段。2015年,小花玉兰入选“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截至2025年,在几十年的学习和舞台实践中,小花玉兰继承和发展了百余出剧目,包括大量移植、创作的传统戏和现代戏。代表剧目有《牛郎织女》《拜月记》《二度梅》《齐双会》《吕布与貂蝉》等,充分继承了评剧李派的演唱特点。
人物逝世
2025年8月14日9:35,小花玉兰在天津市去世,享年93岁。
相关任职
家庭成员
主要作品
相关项目
作品特点
小花玉兰在唱腔艺术上,不仅继承了其母清脆、流畅的风格,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广博众长形成了自己清脆委婉、优美华丽、抒情流畅、吐字清晰的演唱风格,韵白更有独到之处,在表演艺术上她博学广见、兼收并蓄;在唱、念、作诸方面都有严格训练,她曾多次向已故著名昆曲演员白云生老先生求教学习身段,艺术上取得一定造诣。她擅长青衣、花旦戏,擅演闺门旦,演出的闺秀感情内涵,水袖运用洒脱秀丽、落落大方。她还能反串“小生”,如《人面挑花》中她饰演的小生崔护,风度潇洒,当场门上提诗挥毫而就,深得观众喜爱。
人物思想
解放前,小花玉兰随母亲在天津老天桂戏院后台化装时,一伙醉醺醺的地痞闯入。小花玉兰因赶场未打招呼,遭其辱骂,洗脸盆被踢翻,水溅满身,小花玉兰吓得哭泣,觉得受气低人一等。小花玉兰性格刚强,欲与他们理论或拼命,小花玉兰父亲怕其吃亏,赔礼请求原谅才了事。事后小花玉兰问父亲为何道歉,父亲称世道如此,为活命只能忍。想到不演出家人无法生活,小花玉兰虽接受,但一直憧憬艺人能出头。天津解放前夕社会混乱,无人看戏,小花玉兰父亲带弟弟街头卖报谋生。旧社会艺人悲惨遭遇,小花玉兰表示永生难忘。
天津市、北平解放后,小花玉兰(十几岁)受北平华北戏院邀请演出。演出时,北京市文化局干部郭玉景多次找她谈话,希望她脱离私营戏班,加入国营评剧团,并讲解了新旧社会对比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小花玉兰虽知父亲不会同意,但解放后她感受到共产党消灭黑势力,艺人不再受气,对党心生崇敬。后她参加演员文化学习班,提高了文化水平,更坚定了跟党走、到国营剧团的决心,尽管私营班子赚钱多但无前途。然而,父亲坚决反对,父女常为此争吵,她苦恼至极。一次,北京市文化局安排她与马连良、赵燕侠等为中央首长演出,她深感新社会艺人地位提升,更加坚定了去国营剧团的决心。父亲仍不同意,她甚至提出脱离父女关系,最终无奈离家出走,父亲才勉强同意。
天津解放初期,小花玉兰参演《九件衣》《兄妹开荒》等进步剧目,思想有所提升,但彼时转变尚非自觉。后经党的多方教育培养,其思想才实现真正转变。
人物纪念
2025年8月16日上午,陈佩华告别仪式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举行。
获得荣誉
作品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小花玉兰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精彩的一生、辉煌的一生,我们要继承其对艺术事业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共同努力、把传统戏曲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天津评剧院评)
小花玉兰声音柔软细腻、清脆甜美、注重传情,唱腔曲回婉转、清新隽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评)
参考资料 >
讣告 | 沉痛悼念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陈佩华先生(艺名:小花玉兰).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4
陈佩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5-08-14
花玉兰.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14
痛别!评剧名家小花玉兰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百家号.2025-08-14
【津云福利】名家云集《奇双会》《牧羊卷》《凤还巢》,再现“小花玉兰经典剧目”!.澎湃新闻.2025-08-14
痛悼!小花玉兰今晨在津病逝.百家号.2025-08-14
小花玉兰.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14
苦尽甘来心向党 陈佩华.天津市政协.2025-08-14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5-08-14
痛悼 | 评剧名家小花玉兰,今晨在津病逝…….微信公众号.2025-08-14
陈艳楼.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14
#陈佩华告别仪式今日举行.新浪微博.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