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关系(英文名:China-Saudi Arabia Relations),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国家关系,中沙1990年7月21日建交。
199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沙特阿拉伯王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3月13日至16日,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亲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3月15日至18日,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皇帝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同萨勒曼国王举行了双边会谈。2022年12月7日至9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2024年3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在北京会见来华访问的沙特文化大臣巴德尔·本·阿卜杜拉·阿勒沙特,会见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文化部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国进一步加强文化领域合作机制建设。2024年9月1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利雅得王宫同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25年7月21日是中国与沙特建交35周年纪念日,双方在建交公报中正式宣告“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沙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沙贸易额1075.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500.5亿美元、进口额574.8亿美元。中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金属及其制品、汽车轮船、纺织服装等,主要进口原油、石化产品等。沙特阿拉伯长期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国。2024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7863.9万吨。截至2025年7月,沙特2所大学设有孔子学院,4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8所中小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开设中文选修课。2025年5月,中国宣布对沙特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
建交沿革
1999年 10月31日至11月3日,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皇帝的邀请,江泽民主席对沙特阿拉伯王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与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陛下和阿卜杜拉·阿齐兹王储殿下兼副首相和国民卫队司令进行了会谈和会见,双方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就发展中沙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共识。双方对两国建交以来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长足发展表示满意,重申愿将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战略性合作水平。
2014年3月13日至16日(伊历5月11日至14日),沙特阿拉伯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亲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3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王储,双方就发展中沙群岛战略性友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萨勒曼王储殿下转达了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陛下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和访沙邀请。习近平主席表示愿意在双方方便时尽早访问沙特。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萨勒曼王储,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与萨勒曼王储 举行会谈。3月15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会见了萨勒曼王储。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7年3月15日至18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皇帝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同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举行了双边会谈,就发展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还探讨了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会见了萨勒曼国王。
2022年12月7日至9日(伊历1444年5月13日至15日),为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沙特阿拉伯的战略性关系,应两圣地的仆人、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的邀请,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阿勒沙特皇帝和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殿下会见,双方举行了正式会谈,就巩固和发展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对双边关系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各时期取得的良好发展表示满意,强调应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在各领域持续共同努力,深化关系,使其进入新的充满希望的境界。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2024年3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在北京会见来华访问的沙特阿拉伯文化大臣巴德尔·本·阿卜杜拉·阿勒沙特。双方高度评价近年来中沙文化交流与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见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文化部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国将进一步加强文化领域合作机制建设,为构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人文动力。
2024年9月1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利雅得王宫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李强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和穆罕默德王储的亲切问候。李强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沙坚持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互学互鉴,双边关系全面、快速、深入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方把发展对沙关系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特别是中东外交的优先方向,愿同沙方坚定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坚定把彼此发展看作重要机遇,进一步发挥高委会机制作用,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2025年2月26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企业家圆桌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在沙特商会联合会总部举行。驻沙特大使常华、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等出席并致辞。中沙双方有关企业、媒体代表等60余人参会。
2025年7月21日是中国与沙特建交35周年纪念日,双方在建交公报中正式宣告“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35年来,两国始终秉持建交初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政治互信和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硕果累累。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中沙关系后发先至,走在了中国同黎巴嫩关系前列。同年10月7日,“中沙人文交流与现代化对话”活动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与会中沙两国人士表示,近年来,中沙关系在经贸、能源、教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稳步推进,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中沙群岛年合作正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将不断为两国推进现代化进程注入新动力。
联合声明
199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与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陛下和阿卜杜拉·阿齐兹王储殿下兼副首相、国民卫队司令进行了会谈和会见,双方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就发展中沙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共识。双方对两国建交以来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长足发展表示满意,重申愿将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战略性合作水平
2012年1月15日,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利雅得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2016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在利雅得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部分内容如下:
2016年5月,发表的《多哈宣言》中关于“应尊重主权国家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的表述。
2022年12月7日至9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阁下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皇帝和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殿下会见,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协议部分内容如下:
2023年3月,为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国支持沙特阿拉伯阿拉伯王国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根据习近平主席与沙特、伊朗两国领导人就中国承办和支持沙伊两国举行会谈所达成的共识,沙伊双方为了在兄弟关系框架下通过对话和外交方式解决双方分歧,以恪守《联合国宪章》、《伊斯兰合作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规章和惯例,沙特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分别率领沙特和伊朗代表团于2023年3月6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谈。
沙伊双方赞赏并感谢伊拉克和阿曼苏丹国于2021年至2022年期间承办多轮对话。双方赞赏并感谢中国领导人和政府承办和支持此次会谈并推动其取得成功。三国宣布,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双方同意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启动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双方同意将激活两国于2001年4月17日(伊历1422年1月22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于1998年5月27日(伊历1419年2月2日)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总协议。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合作成果
经贸能源
2013年,中国首次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沙双边贸易额比1990年建交时增长230多倍,达到691亿美元。
2014年,中国与沙特双边贸易额达691.5亿美元,是建交时的230多倍。2014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近5000万吨,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6.1%。沙特阿拉伯还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2014年,中国在沙特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94.7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完成营业额59.47亿美元;2015年1月至11月新签合同金额5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0.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截至2016年1月,在沙特的中资企业多达160家,其业务覆盖铁路、房建、港口、电站、通讯等多个领域。中国与沙特共同投资100亿美元的阿美中石化炼厂项目已在沙特延布建成。中铁二十三局七公司集团公司承建的沙特阿拉伯麦加轻轨铁路于2010年建成通车,这是沙特的第一条轻轨铁路,连续5年成功运送各国穆斯林进行朝觐活动。
2018年中沙群岛双边贸易额633.35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458.91亿美元、出口174.4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6.71%、44.48%和下降4.26%。其中,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5673.26万吨,同比增长8.72%,占中国同期原油进口总量的12.28%;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价值296.67亿美元,同比增长44.64%,占中国同期原油进口总额的12.35%。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主要商品为原油、石化产品等,出口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大宗商品、纺织品等。
中沙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沙贸易额1075.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500.5亿美元、进口额574.8亿美元。中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金属及其制品、汽车轮船、纺织服装等,主要进口原油、石化产品等。沙特长期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国。2024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7863.9万吨。
人文合作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沙方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00万美元现金并提供1000万美元物资援助,是中国收到最大一笔海外单项援助。7月,沙方追加捐赠了1460套活动板房。8月,沙方又向联合国为5·12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开展的救援计划紧急项目认捐150万美元。
2010年,沙特阿拉伯投入1.5亿美元修建世博会沙特馆,该馆被评为上海世博会“最受欢迎展馆”。沙方已将该馆赠送中方。2013年4月,文化部长蔡武率团出席了沙特“杰纳第利亚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暨中国主宾国活动,这是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在沙举办的最大规模文化交流活动,也是近年中国在阿拉伯地区举办的最大规模文化活动之一。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3月19日,“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近年来沙在东亚地区举办的最大规模文物展。习近平主席与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共同参观并出席了闭幕式。2017年3月,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举行落成典礼,萨勒曼国王出席,并接受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2018年9月至11月,中国在沙首次举办在中东规模最大的“华夏瑰宝展”。10月,沙特阿拉伯文化大臣巴德尔访华并出席中阿文化部长论坛和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闭幕式。
中沙人文交流密切。沙特积极同中国开展中文教育合作,截至2025年7月,沙特2所大学设有孔子学院,4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8所中小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开设中文选修课。2017年3月,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落成,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出席落成典礼并接受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2024年1月,沙特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在北京合作举办“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2025年适逢中沙建交35周年,双方合作举办“中沙文化年”。
民航
2024年2月2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在京会见沙特民航总局局长阿布杜勒阿齐兹·杜艾勒吉一行,双方就全面深化中沙群岛民航各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签署了两国民航主管部门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民用航空局积极支持双方航空公司增加两国间航线航班,双方在航空维修、机场建设、绿色创新发展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方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与沙方不断深化民航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两国民航业繁荣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阿布杜勒阿齐兹·杜艾勒吉表示,沙方愿积极借鉴中国民航发展先进经验,愿以扩大中沙民航合作为契机,为沙航空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更好实现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
科技
2025年4月,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中国与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签署了《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组织人员科访、培训和技术援助,成立联合工作组等形式,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核应急等领域加强合作。
核能方面,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核电运维、核燃料供应、铀钍资源勘查、核安全与核安保等方面开展了务实交流合作。
核技术方面,中国安检辐射探测设备批量出口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并在大型活动中实现规模应用。
旅游
2022年11月,沙特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2023年9月,中沙签署《中国旅游团队赴沙特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25年5月,中国宣布对沙特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
影响意义
截至2025年7月,中国与沙特建交35周年。35年来,两国始终秉持建交初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政治互信和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硕果累累。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中沙关系后发先至,走在了中国同黎巴嫩关系前列。
两国关系提质升级
自建交以来,中沙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特别是近十年来,元首外交持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中沙群岛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关系全面提速提质。
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同萨勒曼国王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再次访沙,同萨勒曼国王签署《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为新时代中沙关系指明方向。双方商定每两年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同意将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牵头人级别提升至总理级。2023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与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共同主持召开中沙高委会第四次会议,为两国各领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35年来,正是因为有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双边关系实现了从建交到“战略友好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展现出强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中沙经贸合作由浅入深,成果丰硕。建交初期,中沙贸易额不到5亿美元,如今沙特阿拉伯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原油供应国,中国是沙特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沙双边贸易额已连续多年超过1000亿美元。
沙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最早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之一。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入对接,两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双向投资日趋活跃,各类大型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在基建工程、石化能源等传统领域合作不断巩固的同时,两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合作潜力也在不断释放。
在金融领域双方合作也迈出实质步伐。两国金融机构完成首次人民币贷款合作,两国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在沙特阿拉伯发行上市中东地区首笔中国主权债券等,都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中国与沙特发展战略契合、发展理念相近、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基础稳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互利共赢已成为推动中沙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文交流促进两国关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纽带是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持久动力。中沙人文交流深植于丰厚的历史土壤和文明积淀,在两国人民的共同浇灌下开花结果,推动双方在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自沙特阿拉伯2019年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来,已有170多所公立初中开设了中文课,越来越多的沙特学生喜欢上中国语言文化。2025年沙特热烈庆祝了“国际中文日”,教育部及各省教育总局广泛宣传,组织中文教育研讨,走访中文课堂,慰问中国教师;重点高校、各地中学也纷纷举办中文角、中文演讲等庆祝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中文、学好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
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地区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沙两国都是独立自主、热爱和平的国家,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及维护地区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积极斡旋促成沙特阿拉伯、伊朗复交,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实践,既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也为中东消弭安全赤字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这一时代课题,对促进中东和平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得到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广泛理解和认同。
中方支持沙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一直同沙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内保持密切沟通协调,积极捍卫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沙关系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友好合作也是中沙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国家概况
【国 名】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面积】 225万平方公里;
【人 口】 3530万,其中外籍公民约占44%。
【宗 教】 伊斯兰教教为国教,逊尼派占85%,什叶派占15%。
【语 言】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首 都】 利雅得(Riyadh),人口约780万。
【国家元首】 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HM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2015年1月23日继位,是沙特第七任国王。
【重要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9月23日;建国日:2月22日。
【货 币】 沙特里亚尔(Riyal),1美元=3.75沙特里亚尔。
【自然地理】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阿曼、也门等国接壤,并经法赫德国王大桥与巴林相接。海岸线长2448公里。地势西高东低。除西南高原和北方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不超过200毫米。
【简 史】 7世纪,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阿拉伯帝国。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727年,沙特阿拉伯建立第一个沙特酋长国,1818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1824年,沙特家族建立第二个沙特酋长国,1891年因统治家族内讧灭亡。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建立第三个沙特酋长国,之后逐步统一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于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政 治】 君主制国家,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以《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为国家立法、执法依据。国王亦称“两圣地仆人”,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国王由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
【政 府】 本届政府于2022年9月组成,目前共有成员36人,主要包括: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HRH 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HRH 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HRH Prince Khali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外交大臣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法尔汉·阿勒沙特(HH Prince 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等。
【议 会】 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成立,是政治咨询机构,无立法权。协商会议由主席和150名议员组成,均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主席为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阿勒谢赫(Abdullah bin Mohammed Al Sheikh),2009年2月就任,2013年1月、2016年12月、2020年10月、2024年9月4次连任。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省,分别是利雅得省、麦加省、麦地那省、东部省、卡西姆省、哈伊勒省、阿西尔省、巴哈省、塔布克省、北部边疆省、吉赞省、纳季兰省、焦夫省。省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重要人物】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阿拉伯:国王。1935年出生。自幼接受伊斯兰正统教育,长期担任利雅得省省长。2011年11月任国防大臣。2012年6月任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继任沙特阿拉伯第七任国王。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王储兼首相。1985年出生。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第六子。2014年4月任国务大臣、内阁成员。2015年1月任国防大臣、王宫办公厅主任、国王私人顾问。2015年4月任王储继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国防大臣。2017年6月任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2022年9月任王储兼首相。
【经 济】 石油工业是沙特阿拉伯经济支柱。近年来,沙特为摆脱对石油产业的依赖,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2016年以来提出“2030愿景”以及一系列重大发展规划和倡议。
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1.09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7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3%;进出口总额:5383亿美元;进口额:2328亿美元;出口额:3055亿美元;通货膨胀率:1.7%。
【资 源】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672亿桶,约占世界储量的17%,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6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储量的3.2%。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磷酸盐等矿藏。
【工 业】 以石油和石化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68%、国内生产总值27%。2024年原油日产量约896万桶。近年来,沙特政府充分利用能源产业收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
【农 业】 70%的国土为半干旱荒地,可耕地面积34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6%,集中分布在降水量相对充沛的西南部地区。森林覆盖率0.5%。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海枣、柑橘、葡萄、石榴等。
【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主要出口原油和石油产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食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
【军 事】 奉行积极有效的防御性国防政策。武装力量由武装部队、国民卫队和其他准军事部队组成。武装部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战略导弹部队五个军种,共计12.7万人。国民卫队共计约10万人。内政部所辖安全部队超过2.45万人。国家安全总机构所辖特别安全部队和特别应急部队分别有3.5万人和3万人。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
【教 育】 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行免费教育。全国共有各类学校约2.3万所。
【新闻出版】 奉行以伊斯兰法为原则的新闻出版政策。阿拉伯语报纸主要有《利雅得报》《中东报》(在伦敦出版)、《生活报》《国家报》《欧卡兹报》等,英文报纸主要有《阿拉伯新闻》、《沙特公报》、《沙特经济概览》等。
沙特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71年1月,用阿、英、波斯、法、俄、中文发稿。有20多个广播电台。吉达广播电台、利雅得广播电台和《伊斯兰教圣经》广播电台是最大的3个广播电台。
1965年开始播放黑白电视节目,1976年开始彩色播映。现有4个电视台。
【对外关系】 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阿拉伯国家中有重要地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核心成员和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平衡多元的外交政策,近年来愈发重视同亚洲国家发展关系。2017年6月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巴林一道同卡塔尔断交,2021年1月同卡塔尔复交并全面恢复人员往来。2016年1月同伊朗断交,2023年3月在中国支持下同伊朗复交。参与也门、巴以、叙利亚、苏丹等热点问题,承办美国同俄罗斯、乌克兰高级别谈判。2021年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
参考资料 >
中国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 (最近更新时间: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9-0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新闻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会见沙特文化大臣.证券时报网.2025-10-10
李强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新华网.2025-10-10
继往开来,书写中沙关系新篇章.今日中国.2025-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驻沙特大使常华出席中国-沙特企业家圆桌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并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2025-10-10
中沙举行人文交流对话探讨多领域合作.新华网.2025-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 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外交部.2025-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三方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四个伙伴”奠基中沙关系美好明天.人民网.2016-08-06
国际观察:中国与沙特关系向纵深拓展.新华社.2025-10-10
中国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中国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2025-10-10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会见沙特民航总局局长杜艾勒吉.界面新闻.2025-10-15
我国与沙特签署《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观察者.2025-10-15
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