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镇是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东邻樟木头,东南与国营樟木头林场相连,南与塘厦接壤,西南与光明农场交界,西边的蚬壳海与大朗镇隔岸相望,北与常平镇相接。截至2025年8月,黄江镇总面积92.86平方公里,下辖21个社区,户籍人口约4.8万,实有人口约40.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为东莞市黄江镇莞樟路黄江段66号。
明代,该地隶属东莞县归城乡第六都。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后,属东莞县缺口司管辖。1912年后,先后属东莞县第三区、东莞县一区、东莞县四区管辖。1955年9月,东莞县四区改称大朗区。1957年12月,撤区并大乡,大朗镇区析分为大朗、东坑镇、黄江3个大乡。1958年9月,撤大乡,成立大朗公社。1961年6月,从大朗公社析出,成立黄江公社。1983年10月,改称黄江区。1986年11月,撤销黄江区,设立黄江镇。
黄江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丘陵及台地,并有部分山地,一般标高为12米,最高处的雷公山标高为296.3米。黄江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易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影响。黄江镇境内主要河流是发源于长龙的黄沙水。镇内矿产资源主要有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银矿及花岗石、黏土矿等,另有山猪、小麂、白面狸、蝙蝠、黄鼬等野生动物,松、榕、按、木棉、枫、樟等乔木,七叶一枝花、茯苓、茵陈蒿、黄连等药用植物。
2024年,黄江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289.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4万元,同比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185.00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8亿元,同比增长4.2%。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50元,同比增速5.8%。黄江镇曾获“全国百强乡镇”“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生态乡镇”和“广东省园林城镇”“广东省科普示范镇”“广东省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相传明末,该镇政府驻地有几户人家聚居河边,因河水黄浊而称黄江镇。
历史沿革
明代,该地隶属东莞县归城乡第六都。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后,属东莞县缺口司管辖。1912年后,属东莞县第三区管辖。1950年12月至1952年12月,属东莞县一区管辖。1953年3月,改属东莞县四区。1955年9月,东莞县四区改称大朗区。1957年12月,撤区并大乡,大朗镇区析分为大朗、东坑镇、黄江3个大乡。1958年9月,撤大乡,成立大朗公社。1961年6月,从大朗公社析出,成立黄江公社。1983年10月,改称黄江区。1986年11月,撤销黄江区,设立黄江镇,共辖19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末,黄江镇辖田美、新市、宝山、北岸、三新、梅塘、长龙7个居民委员会。截至2025年8月,黄江镇下辖21个社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8月,黄江镇下辖袁屋围社区、田心社区、鸡啼岗社区、北岸社区、新南社区、刁朗社区、社贝社区、胜前岗社区、玉堂围社区、田美社区、板湖社区、宝山社区、新市社区、三新社区、长龙社区等21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地为东莞市黄江镇莞樟路黄江段66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黄江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北纬23°02′,东经113°82′。东邻樟木头镇,东南与国营樟木头林场相连,南与塘厦镇接壤,西南与光明街道交界,西边的蚬壳海与大朗镇隔岸相望,北与常平镇相接,与光明区接壤,处于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创新链几何中心。
地形地貌
黄江镇地处东莞东南部丘陵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丘陵及台地,并有部分山地。镇境域呈灵龟状,西南为山地,山势高大,东北为埔田。境呈灵龟状分布,西南山地高而大起于星光,东北埔田地势低而少止于刁朗,镇境全长13公里,总面积98平方公里。黄江镇一般标高为12米,最高处的雷公山标高为296.3米。
气候条件
黄江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较小,季风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2.2°C,具有长夏无冬、冬冷夏热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959.5小时,年平均降水1802.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4~9月。易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影响。
水文
黄江镇境内主要河流是发源于长龙的黄沙水,注入黄牛埔水库泻下黄江河,另一支流发源于西南的梅塘,西边支流发源于黄京坑,三条支流在中游的黄牛埔汇合继续往北流,汇合合路支流注入蚬壳海。镇东南部鸡啼岗支流和田美支流均发源于宝山北麓,东北部刁郎支流向西汇合社贝支流经板湖、玉堂围、镇中心区,然后注入蚬壳海。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黄江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573亩,耕地中水田面积占21817亩、旱地面积占2756亩。
矿产资源
黄江镇矿产资源主要有硫铁矿、银矿及花岗石、黏土矿等,蕴藏量丰富且开采量较大的矿藏为花岗岩矿。
生物
黄江镇境内其他自然资源有野生动物山猪、小麂、白面狸、蝙蝠、黄鼬等野生哺乳动物数十种,有鹧鸪、斑鸠等,野生植物则有松、榕、按、木棉、枫、樟等乔木数十种,七叶一枝花、茯苓、茵陈蒿、黄连等药用植物上百种。
此外,黄牛埔森林公园的一处湖心小岛吸引了白鹭、苍鹭、夜鹭、白骨顶、黑水鸡等众多鸟类栖息。
自然灾害
黄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霜冻及台风暴雨等,其中尤以洪水为患最大。夏季降水集中,易引发洪水。每遇山洪暴发,镇内低洼地带如合路、袁屋围、玉堂围等地多遭水浸。严重时房屋倒塌,庄稼减产或失收。台风也是黄江镇发生概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因黄江镇不直接面临大海,且东南面又有宝山屏障,每遇台风影响时,风力一般不会太大,风害并不十分严重。形成灾害的往往是伴随台风而来的大雨或暴雨,雨量过大或降水过于集中时易引发洪水。
2025年8月5日,广东东莞受降雨影响多地出现内涝,黄江镇有小区地下停车场被水淹。
政治
注:以上仅展示部分,信息截至2025年8月10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5年8月,黄江镇户籍人口约4.8万,实有人口约40.3万。
方言
黄江镇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使用粤语。
经济
概述
2024年,黄江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289.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4万元,同比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185.00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8亿元,同比增长4.2%。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50元,同比增速5.8%。
第一产业
黄江镇农作物以蔬菜种植和荔枝生产为主,2011年末,黄江镇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1家。名优特产品有糯米糍、桂味等荔枝,绿色产品有“龙兴荔枝”等。2024年,黄江镇种植水稻141亩,产量达52.8吨。
第二产业
2011年,黄江镇便形成了以国际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电子信息工业为主导,集电子、塑胶、五金、鞋业、家私、玩具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工业体系。镇内建有裕元工业园、田美南工业园和龙和工业园等。其中,裕元集团园创立于1993年,是由香港裕元工业集团投资开发的一个大型高新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约3800亩,总投资逾10亿美元。
2021年以来,共有6个重大项目投产,总投资约39亿元,每年新增产值约62.2亿元。2024年,黄江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58亿元,同比增长3.4%,新增工业“小升规”企业54家,总数达426家。累计179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全年投入技改资金16.2亿元。
第三产业
2024年,黄江镇房地产销售面积5.84万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11.82亿元,同比增长4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0亿元,同比增长0.7%。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96.63亿元,同比增长16%;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19.83亿元;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518.2万元;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2.82亿元,同比增长13.7%。
社会
教育
2020年黄江镇教育经费预算增至3.6亿元,重点用于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包含学校改扩建、智慧校园建设及新增学位工程。
2024年,黄江镇公办学校完成扩班29个,新增学位1390个。成立黄江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增设实验小学特教班。其主要学校有:黄江中学、黄江中心小学、黄江第二小学、黄江实验小学、黄江梅塘小学、黄江长龙小学等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黄江镇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2家,其中医院2家(公立医疗机构1间,民营医院1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间,护理院1家,门诊部39家,诊所25家,卫生所14家,医务室2家。黄江镇的黄江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公益性事业单位。
2024年,黄江镇投入1.1亿元实施黄江医院改造建设项目,黄江医院获国家级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启用“心电一张网”急救网络,胸痛患者转运时间减少78%。
文体
截至2024年,黄江镇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是广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镇街。依托“五园五馆”举办高品质文化、体育、科普活动1814场次。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赛马会杯”自行车骑行嘉年华等省级赛事活动首次在黄江举办。投入2051.5万元建设黄江小轮车体育训练基地,成为自由式小轮车国家队集训场地。黄江自行车队夺取世界级、国家级金牌共10枚。黄江麒麟舞、社贝藤草编织技艺成功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以“园在林中、馆在园中”新思路,黄江镇相继建成了黄江党史公园、蝴蝶地湿地公园、黄江儿童公园、黄江科技公园及科技馆、黄牛埔美术馆、新黄江图书馆、东江纵队梅塘战斗纪念馆等“四园四馆”。
社会保障
2024年,黄江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参保扩面完成率超100%。入选“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试点镇街(园区)”。发放老龄专项资金1529.4万元,为残疾人、特困人员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59万元。发动爱心企业家“一对一”资助困难学生83名。新增普惠性托位1560个。帮助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1346.5万元。解决民生“微心愿”1676宗。
科技
2024年,黄江镇建立创新型企业动态培育库,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鼓励企业加大对智能终端硬件的研发投入,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结合。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和成果转化。
环保
黄江镇森林覆盖率达58.88%,省级绿道、城市及社区绿道总共长约45公里,拥有大屏嶂森林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和11座水库。
2024年,黄江镇深化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行动,完成违建治理71万平方米年度目标,整治城市“六乱”6383宗次。完成主干道“三线”整治33.9公里,改造21个雨污分流地块。镇村两级河长巡河3846次,整改问题243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1%,PM2.5、NO2指标持续改善。
交通
黄江镇全镇交通便利,主干道莞樟路、公常路分别贯通东西、南北全境。珠三角绕城高速公路、潮莞高速公路过境。黄江镇打造“三纵五横”交通网络,三纵:新城大道、公常路、东环路;五横:莞樟路、创业一路、富民大道-黄塘公路、清龙路、天后路。
2024年,黄江镇新增停车位2627个、非机动车道18.8公里。治理主干道路安全隐患449项。完成东环路、袁岗路等5条道路交通设施升级改造。完成田星路、明珠路等6条共7.6公里道路综合整治工作。
文化
文化风俗
舞狮、舞麒麟
舞狮、舞麒麟活动在黄江地区流行已久,据传在明代既已开始。至民国时期,舞狮、舞麒麟活动已遍及黄江各乡村,主要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地,无需设置灯光音响。村民每遇新春及喜庆的日子,均以舞狮、舞麒麟表示吉祥,追求幸福,祈求平安。20世纪50年代初,一度视舞麒麟、狮子为封建迷信被限制活动,但在节日期间,仍有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舞狮、舞麒麟等活动被彻底禁止而停顿。改革开放后,长龙村首先恢复成立舞狮、麒麟队。其后,北岸、鸡啼岗村也相继建立舞麒麟、醒狮队。各村多以生产队组织,以青年男女为核心,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或聘请师傅指导,在春节期间由文化站统一安排到文化广场表演贺岁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江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醒狮队,获多项全国大奖。至2012年,全镇有麒麟6队,狮子7队。
祝寿习俗
祝寿也称“过生日”或“做生日”,它是流传于东莞市黄江镇的民间习俗。在农村“出生日”亦叫做“寿日”或叫“记寿日”,为老人祝寿一般是从60岁开始。黄江镇梅塘区人口5000多人,主要姓氏有陈、李、黄、翟等,南雄市珠玑巷(故名大庾岭)是他们的“祖宗故居”。南宋末年,河南省官员为了避元军的铁蹄而挟民难逃,在南雄安顿了下来。为怀念故里,把巷子改为了和先都开封城“珠玑巷”同样的名字。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沿江南下,一路历尽苦难,他们最终迁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他们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开村立族、繁衍子孙。黄江梅塘区的祖先是在明末清代年间先后从长安镇、白马等地南迁的“珠玑巷”人分迁过来的。
其流程包括:一、祝寿准备。第一是寿品的准备。寿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来孝敬老人或招待宾客的水果、蟠桃、点心、菜肴和酒水等,其中寿桃是一定要有的;二是外子女还要提前为老人送钱或礼物等。第二是拜祭物品的准备。如寿衣、对联、蜡烛、寿香、利是包、鸡、猪肉、寿面、寿糕等。第三要布置寿堂。寿堂一般在堂屋正厅,屋内张灯结彩,正面墙壁中间悬挂中堂图画,男寿多为南极仙翁,女寿多为王母娘娘,或八仙庆寿、或百寿图、或红纸书一大金色寿字。中堂两边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祝福语句的对联。墙下放礼桌,桌上陈寿桃、寿糕、寿酒等,两边两支红蜡烛。桌前地上铺设红毡或花席,以备后辈人行礼。第四是祝寿时间。祝寿时间最讲究的,一般是在生日前一天或生日当天进行祝寿,当天一般是在12点之前要完成祝寿。
二、拜寿。拜寿包括包括两个环节:第一是拜祭天地祖宗,拜天地的地点一般设在寿家门口地坪上,在一个谷箩上放一个簸箕(当地也称“萵”)摆上煮熟的鸡、猪肉、米饭、酒等,烧三炷香插在地上进行叩拜。拜祖宗在自家香堂或聂氏宗祠进行,形式和拜天地差不多,叩拜完毕就放鞭炮,拜祭结束。第二是拜寿,寿星公身着寿衣坐在寿堂前中央的寿椅上(若寿母健在也要坐在寿堂上)。寿堂台面上摆上做好的寿桃、苹果、红包、红烛等,子女、媳妇、儿孙等先站两边,然后主持祝寿的老人顺序向老人行礼,一般成家的子女要全家一起行礼,未成家的可以单独行礼(平辈拱手为礼,晚辈鞠躬或跪拜)。行礼完毕,师父要给每个来祝寿的亲人唱寿歌:三杯酒,四杯茶,四边天角享荣华;某某交子交孙,长福长寿“,唱完寿歌,进行下一环节——交寿。
三、交寿。交寿是指子女儿孙给南极仙翁祝寿行礼完毕之后,寿星公要把“寿福”传给子女儿孙。“传寿”方式非常讲究,首先,由老人把蟠桃和红包用自家的舀水的“水勺”盛装起来(据老人说用水勺盛装寿品是祖先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水”代表生命,“勺水”是“饮水思源”的意思。分寿桃时,要先“尝寿”,即“长寿”的含意,就是寿星公先吃寿桃,一般要拿两个寿桃,表示“好事成双”,吃寿桃时,寿星公只在寿桃的根部咬一小口就可以,然后才交给儿孙们“尝寿”,儿孙吃寿桃一般是每人2个,儿子成家的也可以每家10个,有“好事成双”或“十全十美”的意思,分完寿桃,寿星公最后还会给每个人发2个红包,交寿结束。
四、寿筵。拜寿交寿完毕,主人请前来祝寿的亲人或宾朋入席,先吃蟠桃、寿糕、油桃等,众人踊跃嚼食,说是替老人“嚼灾”,然后才上菜,一般有条件的家庭宴席都有“是大腕荤菜”,有十全十美的意思。宴席开始,众人要先给南极仙翁敬酒,然后才开始喝酒吃菜,生日面是寿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拨向老人碗中一些,谓之给老人“添寿”。
五、寿终。寿终是指老人去世,行将就木时的礼仪习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寿”。过去的寿衣一般都是在旗袍的前后各缝上一块龙凤呈祥中间有个寿字的四方布块做成,老人去世后,要把家里保存好的寿衣给老人穿上,老人入殓时,寿衣前面的一块寿布要留给去世的老人,背面的一块寿布则一定要取下,留给年长的子女,意在“传寿”——表示后代生息繁衍,长寿百岁。二是“哭寿”(亦叫唱长寿歌),是指老人去世后,家里的长女都要“哭寿”,声调婉转凄凉,每一句都有一个衬词,表示感叹、惋惜、寄托等丰富的情感,内容一般以歌颂、祝福老人为主,赋予来生美好的愿望。
文化古迹
鸡啼岗黄氏宗祠
鸡啼岗黄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太平围与顶头围交界处。该宗祠坐北向南,为五开间三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一二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17.39米,进深35.49米。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民国二十一年由黄氏后人重修,2001年再次重修。上世纪70年代前曾作鸡啼岗小学,改革开放初期曾作毛织厂,后为老年活动场所。2004年公布为东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黄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长龙秀荣别墅
长龙秀荣别墅位于黄江长龙竹山吓61号,始建于清末,坐东向西,占地约1200平方米,由楼前花园、别墅主楼和碉楼三部分组成,主楼为两层砖木石结构,仿西欧建筑风格,每层均以四柱、三卷拱承重,面阔10.1米,深13米。碉楼6层,平面呈长方形,以砖石砌筑,外披灰砂,长6.2米,宽4.6米,高约20米,四周设炮眼。
芙蓉寺
东莞黄江芙蓉寺始建于明朝末期崇祯十二年中秋节(见原旧址供奉的铜钟记载),该寺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宝山森林公园内,东莞旧八景之一的“石翁芙蓉”就是因寺而名的。昔日的芙蓉寺曾香火鼎盛,后因侵华日军进驻骚扰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芙蓉寺于解放前夕倒毁。其遗址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宝山主峰东麓。遗址内可见原建筑部分墙基及门墩石、残柱、门顶石等建筑构件,原建筑物残砖碎瓦分布区域长约24.8米,宽约34.5米,分布面积约856米。
邓铣墓
邓铣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渔翁撒网墓区的中上方。坐南向北,为砖石结构外批灰砂山手墓,外贴水洗石米。由坟头、山手、前台、两级后挡土墙组成,前后长14.3米,宽9.1米。邓铣,字元亮,号秦文公,官至五品,曾助宋皇室讨伐义兵,救护皇姑。该墓始建于南宋,清同治九年六月立碑重修。该墓结构完整,保存较好。坟头砌麻石碑龛,内嵌石碑1块,同治九年岁次庚午六月立,通高110厘米,宽57厘米。左侧山手镶嵌麻石石碑一块,1989年四月初六立,高62厘米,宽49厘米,上刻“重修七世祖元亮邓公墓志”。
龙田书室
龙田书室位于东莞市黄江镇田美社区田美村第三小组北路。该书室坐东向西,为三开间两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0.8米,进深19.4米。书室始建于爱新觉罗·旻宁初期,2007年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作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曾作合作社,现为商业和居民娱乐场所。对研究明清科举制度和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梅塘天后古宫
梅塘天后古宫位于东莞市黄江镇旧村南部,坐北向南。主殿为天后宫,始建于清代,两进两廊三开间布局,砖木石结构,抬梁式梁架,硬山顶,龙舟脊,面阔9.4米,进深19米。天后宫1985年重修时在其左右修建两座平房,一个六角亭及一幢三层建筑,设“玉皇大帝、城隍殿”“观世音、文武殿”以及“八仙贺寿殿”等,命名“梅塘天后古宫”。建筑布局完整,保存较好,天后宫内供奉“天后元君”“转运太师”等神位,香火旺盛。该文物点对研究旧村村史以及岭南地区宗教,民间习俗具有一定价值。
黄京坑客家古建筑群
黄京坑客家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黄京坑村中部。该村落依山而居,坐西向东,巷道成5纵8横布局,由聂氏宗祠、民居、里巷、池塘、水井等组成,面积约12000平方米。村落设东门和南门,东门楼左侧有一“旗幌碑题名记”碑。村落布局完整,规模大,保存较好。民居门檐灰塑款式多,做工精美。部分塌陷严重,巷道杂草丛生,大部分民居空置。该建筑群为清代典型客家建筑,对研究客家民居及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氏家祠
曾氏家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社贝村围。座东南向西北,为三开间二进两廊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9.22米,进深15.40米。始建于清初年间,新中国成立后曾作鸡啼岗完全小学,1962年改为社贝村小学,1965年小学搬迁后空置。该宗祠对研究曾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清代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板湖村第一生产小组旧围。该宗祠坐北向南,为三开间二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一二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9.9米,进深12米。宗祠始建于清初顺治,1911年重修。20世纪世纪60年代曾作板湖小学,1984年板湖小学建成迁出后,宗祠空置。该宗祠对研究梁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晏海祠位
晏海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北岸村旧围。该聂氏宗祠坐西向东,为三开间两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1.7米,进深15.5米。祠堂始建于清朝末年,后作为居住场所。该祠堂对研究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黄牛埔官山村11号右侧。该宗祠坐南向北,为三开间二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一二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11米,进深18.4米。宗祠始建年代不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建,1985年再次重修。20世纪70年代前曾作小学,后为老年活动场所。聂氏宗祠现状布局完整,保存较好。一进大门有对联“济阳区家声远,官山世泽长”,横额为“蔡氏宗祠”,二进悬有“光裕堂”木匾,供奉祖先神位,左侧墙面镶嵌有一块“官山村祖祠重修募捐款项芳名” 碑刻,堂内为水泥地面。对研究蔡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巫屋村门楼
巫屋村门楼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黄江村巫屋自然村巫氏家祠东侧,坐西向东,青砖木石结构,为一座两层岭南门楼建筑。门楼长6.0米,宽4.5米,门框宽1.6米,高2.5米。该门楼是巫屋村历史的重要物证,对研究巫姓家族历史、客家建筑风水学以及岭南地区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风景名胜
黄江镇拥有大屏嶂森林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此外,还有梅塘烈士公园、黄江绿道、黄江人民公园、宝山森林公园、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等景点。
黄牛埔森林公园
黄牛埔森林公园位于黄江镇中部,占地面积约865.4公顷。公园拥有水库、果林等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环黄牛埔水库绿道长17公里,配备国际自行车赛道、自行车运动场地、广场、观景台、亲水平台、凉亭驿站、登山小径,亭台楼阁、彩虹桥等。
梅塘烈士公园
梅塘烈士公园位于黄江镇田心村元岗,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黄猄坑战斗、梅塘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一座小型园林式墓园。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
黄江概况.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2-29
黄江概况.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黄江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地理位置.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2-29
2024年全年黄江镇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基本情况.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1
走进黄江.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多图|东莞黄江镇黄牛埔森林公园迎来了一对黑天鹅.百家号.2025-08-11
东莞暴雨一小区地下车库被积水灌满 当地:正在抽水.新京报.2025-08-11
苏东.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李冠洲.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祁耀权.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黄润波.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吴东海.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丁奕君.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人口·民族·语言.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1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1
2020年黄江镇政府工作计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1
黄江各中小学全面扩容提质,力争新增学位7866个.东莞时间网.2025-08-11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黄江推进“医联体”和特色专科建设.南方+.2025-08-11
医院简介.东莞市黄江医院.2025-08-11
什么是“三纵五横”?黄江镇市政道路网络建设又有新消息.新浪看点.2025-08-11
舞狮、舞麒麟.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5-08-10
民间习俗.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文化古迹-鸡啼岗黄氏宗祠.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文化古迹-长龙秀荣别墅.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5-08-10
文化古迹-芙蓉寺.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文化古迹-邓铣墓.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文化古迹-古建筑.东莞市人民政府.2025-08-10
黄江:乡村振兴从“村在看”变为“村要干”.东莞市农业农村局.2025-08-11
重走红色印迹|黄江梅塘烈士公园:不忘烈士抛忠骨 后辈敬仰永记心.东莞时间网.2025-08-11
绿色出游!来东莞森林公园,体验不一样的五一假期→.东莞市林业局.2025-08-11
再提升18位,黄江凭什么在全国百强乡镇排名中快速上升.南方+.2025-08-11
“500强”榜单出炉!常州占20席!.腾讯网.2025-05-28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3-31
《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3》在湖北宜昌枝江市发布.光明网经济频道.2025-08-11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3-22
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榜单出炉,四川上榜11个.新浪财经.2025-04-28
2024年全国小城镇综合实力评价报告(500强镇)发布.中国工业新闻网.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