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录(别名:二次录取)是指高考正常录取后,部分高校因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源计划而进行第二次招生录取。
高考补录的原因包括部分院校首次招生时因报考人数不足,未完成计划而形成缺额;还有些院校首次录取虽已满额,但由于已录考生未报到、体检复查不合格、弄虚作假被查处等情况导致入学资格被取消,进而产生空缺,由此出现补录名额。补录通常在两个时间段进行,一是暑假期间第一次招生录取所有批次结束后,未招满的学校会补录;二是九月份部分大学开学后,因上述考生未报到等情况空出名额时,部分学校也会补录。补录对象为参加当年高考达到省市建档分数线志愿报名的考生。此外,参加补录的考生须重新报名和填报志愿。
2000年,安徽省开始实行高考补录。2005年,吉林省取消高考补录,分两次填报志愿、两段录取。次年,广东省高考补录由以往的“本科落榜补录和专科落榜补录”的两次补录政策调整为“本专科各批次均可补录”。2007年,山东省首次实行了高考专科降分补录。2024年9月,四川省普通高校进行专科层次招生补录工作。
历史沿革
2000年,安徽省开始实行高考补录。2005年,吉林省取消高考补录,分两次填报志愿,分两段录取。2006年,广东省高考补录由以往的“本科落榜补录和专科落榜补录”的两次补录政策调整为“本专科各批次均可补录”,该政策将补录机会由两次增加为五次。
2007年,山东省首次实行了高考专科降分补录。2013年,甘肃省招办出台了《201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该《规定》明确2013年甘肃省高考仍实行知分知线填报志愿,分数线分三个批次公布。高考专科录取放大比例,录取结束后将不再补录。
2019年9月21日,湖北省招办公布高考补录院校及计划,未公布的院校不参加补录。2024年9月,四川省普通高校进行专科层次招生补录工作。
基本概念
高考补录,即二次录取,是指高考正常录取后,部分高校在新生报到后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源计划而进行第二次招生录取。
补录原因
高考补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部分院校在首次招生时因报考人数不足,未能完成当年的招生计划,形成了缺额;也涵盖了首次录取虽达到计划名额,但后续出现的多种情况导致的空缺,比如开学时部分学生未到校报到而自动取消入学资格,已录取考生经体检复查不合格被取消入学资格,或是因查出弄虚作假被查处而失去入学资格等,这些情况都会使得院校产生补录名额。
高考补录还存在另外两种情况:一是当A专业报考生源不足,且该专业导师不愿降格录取,而B专业报考火爆、上线人数远超国家线时,经AB两专业导师协商,会将A专业的名额调剂给B专业,使得B专业在正式复试后再举行一次复试,最终结合两次复试结果择优录取,这属于针对B专业的补录;二是各专业的扩招情况,比如某专业原定招生计划为30人,因扩招可能将计划增至40人,多出来的10个名额会通过组织第二次复试(也可能与第一批一同进行),并依据总成绩择优录取。
补录范围
高考补录计划的范围包括:少数招生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缺额;已录取考生因查出不按期到校报到的缺额;经学校体检复查不合格被取消入学资格的缺额;已录取考生因查出弄虚作假被查处,取消入学资格的缺额。补录对象为参加当年高考达到省市建档分数线志愿报名的考生。当年已被录取的考生和被取消录取资格或入学审查不合格者,均不在补录范围之内。此外,参加补录的考生必须重新报名和填报志愿。
与征集志愿区别
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其实在志愿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集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补录,不再使用“征集志愿”的说法。
参考资料:
注意事项
1.补录以考生重新填报的志愿为准,考生原填报的志愿无效。有意向参加补录的考生,必须重新填报志愿。
2.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申请补报志愿。
3.补报志愿的考生,其本人的选考科目必须与院校缺额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符。
4.参加补报志愿的普通、体育类考生,每人可填报3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普通类与体育类不得同时兼报。高职类考生每人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5.考生志愿以通过“普通高考补报志愿系统”录入正确后打印的志愿表为准,考生必须在系统打印出的志愿表上签名确认。凡补报志愿后没有打印“xx省普通高考补报志愿表”的考生,其补报结果以省考试中心“普通高考志愿补报系统”中的补报结果为准。
6.考生要对自己填报志愿的准确性负责。考生志愿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7.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确认考生补报志愿时不要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并且不允许同时打开两个IE窗口,以确保考生志愿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
填完补录志愿后半个月之内(一般为7天内)会在招生考试信息港进行公布,届时考生就可以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如果被录取,一段时间后就会把考生的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文件邮来,注意查收即可。
填写技巧
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热门专业
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往往报考人数较为集中,竞争相对激烈。若考生仅聚焦于这类院校和专业,可能会降低补录成功的概率。若能兼顾不同热度的院校和专业,使志愿结构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先看院校再看专业
补录期间,会有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参与,像2015年北京的补录中就包含部分211院校。对于参与补录的考生,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不同选择各有特点:一些办学水平较高的院校通常能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源,而部分层次稍低的院校中,其优势专业也有自身的教学特色。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权衡院校与专业的优先级。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专业调配,一般有助于提高录取的可能性。
填报前先了解足够的信息
补录阶段的志愿填报需要认真对待,这是该批次录取中的最后机会。考生在填报前,应充分收集相关信息,具体包括院校的补录计划数量、同批次考生人数、院校及专业对学科的特殊要求、身体条件的限定等。此外,考生也需关注补录院校参与补录的原因,是生源未达计划,还是因新办、合办、调整办学规模等原因扩大招生。了解院校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做出合理选择,对于各类招生中介的信息,考生应保持审慎态度,避免因不实信息或不当操作影响录取,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资料 >
高考补录志愿填报有什么技巧.深圳本地宝.2025-08-13
吉林今年取消高考二次录取.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2025-08-13
广东高考:上线落榜生可五次补录.中国青年报.2025-08-13
降分补录效果不大 山东高考录取末班车首日遇冷.新浪教育频道.2025-08-13
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专科层次补录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2025-08-13
甘肃省招生办:今年高考录取结束后不再补录.中国新闻网.2025-08-13
注意!高职高专补录开始征集志愿.新浪微博.2025-08-13
高考补录是什么?90%的人都不知道补录与征集志愿的区别|特别关注.微信公众号.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