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屯区八一镇镇政府驻官立堡,人口2.04万人,面积54.1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官立;17个村委会:官立堡、来胜堡、佟罗堡、仁尔堡、仁尔西、荒地、八家子、前烧锅、后烧锅、三家子、刑台子、房身、邵林子、武镇营、双台子、大古家子、任家甸。
历史沿革
1985年建官立堡镇。
1996年,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官立堡、来胜堡、佟罗堡、仁而堡、荒地、八家子、前烧锅、后烧锅、邵林子、邢台子、三家子、武镇营、双台子、任家甸子、大古家子、房身、仁而西17个行政村。
X年更名为八一镇。
2001年-2002年,镇政府驻官立堡,人口2.04万人,面积54.1平方千米,辖官立1个社区和官立堡、来胜堡、佟罗堡、仁尔堡、仁尔西、荒地、八家子、前烧锅、后烧锅、三家子、刑台子、房身、邵林子、武镇营、双台子、大古家子、任家甸17个自然村。
2010年撤镇改设街道。
2019年12月2日,撤销八一街道、红菱街道,合并设立八一红菱街道。调整后,八一红菱街道办事处驻地为苏家屯区八一路62号(原八一街道办事处驻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遇
八一镇位于北纬41o36′9"、经123o17′,沈阳市苏家屯区西南,距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区域为24KM,镇域南与红菱镇接壤,东邻林盛镇,北靠城郊、西伴王纲、永乐两乡。程控电话、传真、宽带信息网等通讯设施齐全,道路四通八达。沈大高速公路和国道黑大公路(G202线)从镇区东部南北向穿过,沈阳国际桃仙机场近在咫尺,大连市、营口市等港口城市驱车仅用两小时即可到达。
东邻林盛街道,南接红菱街道,北靠临湖街道,西伴王纲街道、永乐街道。面积55平方千米,办事处驻官立堡。G15沈大高速、G202黑大公路过境。
气候特征
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文化
起源
所在地原名“拉日嘎”,从前是几个零星的村落。1960年之后,从开垦荒地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座高原城镇逐渐崛起。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还只有两条泥土路,像个大村庄;而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城市,城市道路与排水管、电力供应、居民住宅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配套,市政设施比较完备,城市建设已有相当规模。由兄弟省市援建的广东路、香港路、厦门广场等,使这颗高原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经济
八一街道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项目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1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81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
旅游
景点
著名景点有“夏瀑冬冰”、日及木错湖、巨柏林等。离八一镇东南40多千米的帮纳村,有一棵1600多年树龄的“桑树王”,树高7.04米,胸径13米多,传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栽种。在离八一镇10多千米的巴结村,有一片占地10公顷珍贵的特有柏树品种——西藏巨柏。其中有一棵被称为“巨柏王”、“活文物”的巨柏,树高50余米,胸径58米,树龄高达2500岁左右。
从八一镇向东,经过林芝县府所在地普拉,再向南就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河面如镜,可乘船浏览,顺流而下近50千米,就是米林县派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始点。
自然资源
八一镇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全境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畜牧业较为发达,水稻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90%。
八一镇是清一色的平原地带,于1958年军民共建八一灌区而得名,是沈阳市地区最早大面积开发种植水田基地,亦是沈阳地区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八一、浑南区两大灌区的渠道延伸全镇各个角落,为全镇种植水稻及其他经济作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口民族
民族
八一街道下辖1个社区和9个村委会,总人口2.3万人,98%以上是汉族和朝鲜族居民。
社会
民生
八一镇现有人口3.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5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兴建了毛纺、电力、木材加工、造纸、建材、印刷等行业,目前已是一个设施齐全多功能的新兴城镇。镇内还有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集农林牧水电等专业于一体,建于1971年,是培养西藏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与高原生态研究所。
农牧学院内环境优美,花草遍地,与几座山相邻,是很美丽的求学之地。
所获荣誉
2011年10月13日,八一镇入选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名单。
参考资料 >
苏家屯区八一街道_行政区划网(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行政区划网.2021-05-23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名录.生态环境部.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