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村

云龙村,是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下辖的自然村,曾被誉为“金龙降落的地方”,村域面积3.924平方公里,下设24个村民小组,有942户,3543人。行政区划代码为330481105213,由沈啸驰担任党委书记。

1974年至1983年,云龙村接待过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38个国家的85个代表团,共47万人次前来参观蚕桑产业。1992年,云龙村总产茧量达56.7吨,建成16家村办企业,构建了从种桑养蚕、缫丝加工到纺织服装的全产业链。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蚕丝价格下跌影响,云龙村村民砍桑树、撤蚕室,改养生猪、鳖科,16家村办企业接连亏损。2002年,范卫福担任云龙村党委书记,而后逐步复苏桑蚕产业,引入全龄智能人工蚕室。2019年,云龙村成立小云龙蚕桑乐园。2022年,云龙村小云龙蚕桑乐园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了蚕桑文化进校园活动。2024年12月初,云龙蚕茧“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云龙村推动蚕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打造“云龙·中国蚕桑文化研学村”,建设“陌上桑田,蚕乡云龙”蚕桑文化主题景区和云龙蝶园创意园区等特色景点。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云龙村被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2017年,云龙村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1972年,云龙村图书馆(蚕丛书局)始建,为云龙缫丝厂,后改建为车间,又改建为图书馆,立足云龙的乡土建筑特征,保留老厂房的传统梁架特色,是传统建筑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文化地标。1973年,云龙村餐厅(桑野食肆)始建,用于收购黄麻叶的麻站,后改建为车间,又改建为主题餐厅,将云龙的蚕桑业与历史有效结合。自1974年起,云龙村接待过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38个国家的85个代表团,共47万人次前来参观蚕桑产业,成为新中国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1982年,云龙村宿舍楼(陌上桑宿)始建,为厂房,后改造为宿舍楼,打响“陌上桑宿”研教住宿品牌。20世纪70至80年代,云龙村是浙江省乃至中国种桑养蚕的典型。

1991年,云龙村蚕桑艺术展馆(万木云创)始建,为海杭丝织厂,后改建为万木云创展馆,将厂房改造提升,成为蚕桑文化创意展馆。1992年,云龙村的总产茧量达56.7吨,养蚕到达巅峰期。同年,村里也建起了16家村办企业,形成了从种桑养蚕、缫丝加工到纺织服装的全产业链。1993年,云龙村研教楼(蚕桑研习社)始建,为海宁忆龙皮件厂,后改建为研教楼,利用闲置厂房建筑改造为蚕桑研习社。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蚕丝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云龙村村民砍伐桑树、撤除蚕室,转向生猪、甲鱼养殖,导致全村桑田面积缩减至700余亩,饲养蚕种降至600余张。

2001年,云龙村综合楼(春雨轩)始建,为天扬皮革制衣厂,后改建为综合楼,是以蚕桑文化设计元素的文旅综合楼。2002年,云龙村党委书记由范卫福担任。随后,云龙村先后平整了3800亩土地,拆除了6万多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和温室鳖科设施,腾退“低散乱”村级企业。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云龙村被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2017年,云龙村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2018年,云龙村联合浙江三又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村内40亩废弃羊场打造成为云龙蝶园创意园区,收录周峰先生毕生的装置艺术作品,融入研学、旅游、团建、培训等文旅新业态。

2019年,云龙村成立小云龙蚕桑乐园。2022年,云龙村小云龙蚕桑乐园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了蚕桑文化进校园活动。此后每年发放蚕盒数量增加,该年仅网上预订量就有10万份,计划5月底全部发完。2024年12月初,云龙蚕茧“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位置境域

云龙村,位于海宁市中部周王庙镇西南部6公里处,东与盐官古城相接、与石井村毗邻,南临观潮圣地钱塘江、与胡斗村接壤,西靠长安镇肖王村,北接上塘河,与之江村相望,全村村域面积3.924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

云龙村原有土地状况不佳,田亩土地较为零碎,且一半左右为荒坟杂岗。该地气候条件不利农业生产,常遇久旱无雨的情况,且一旦遭遇大雨,土壤肥力易被冲刷流失。

行政区划

云龙村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30481105213。

人口

云龙村下设24个村民小组,942户,人口3543人。

政治

经济

云龙村推动蚕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打造“云龙·中国蚕桑文化研学村”,围绕蚕桑研学产业,开发蚕桑旅游体验、文创休闲、亲子研学、主题度假等四大系列旅游产品,涵盖蚕桑文艺馆(综合楼)、蚕桑研习社(研教楼)、陌上桑宿(宿舍楼)、游客接待中心、蚕丛书局(图书馆)、桑野食肆(餐厅)、蚕艺展示馆(万木云创)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云龙村依托“云龙·中国蚕桑文化研学村”,将蚕桑文化融入村庄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打造“陌上桑田,蚕乡云龙”——蚕桑文化主题景区。

文化

云龙村历代养蚕,流行传有“蚕熟半年粮”的谚语,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逐渐形成了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演“蚕花戏”娱神等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

社会事业

云龙村推进农房外立面整治、村主入口及重点节点景观营造、村落空间美化、“四位一体”建设、水体清淤整治及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在主入口打造以“蚕乡”为主题的景观,并在村落空间绘制墙画。

风景名胜

云龙蝶园创意园区,融合田园风与工业风,以废弃汽车、钢筋、轮胎等打造创意艺术品,形成“露天炎黄艺术馆”。园区设有烧烤长廊、团建拓展区、龙虾垂钓区、草坪婚礼区、亲子农场、低碳生活馆、乡村露天吧等。中心标志性建筑“云龙吉象”大象餐厅,以原羊圈材料及建设废料打造,高达15米,寓意“登上大象,一生吉象”。餐厅旁设玻璃咖啡屋。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许多孩子不仅难以见到养蚕场景,甚至连桑叶也不认识。作为中国有名的蚕桑基地,云龙村从中受到启发,尝试在网上销售蚕宝宝,并教授养蚕方法,意外获得成功。2025年,云龙村桑树刚长出新叶,蚕宝宝的预订量已达10万盒。同年3月26日下午1点多,在云龙村的小云龙蚕桑乐园,10多位老人和工作人员分成三组,通过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包装和发货。一组负责分装桑叶,一组分装蚕卵,一组检查封箱,并将快递发往中国各地。

参考资料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村民委员会.爱企查.2025-04-01

嘉兴海宁市长安-周王庙县域风貌样板区省级传统村落云龙村.浙江省人民政府.2025-04-01

2006嘉兴市行政区划代码.浙江省统计局.2025-04-01

【商会动态】省工商联副主席李立飞一行走访调研浙江省生态旅游商会.微信公众号.2025-04-01

海宁云龙“破茧成蝶”.海宁市人民政府.2025-04-01

10万盒蚕宝宝发往全国各地!海宁小乡村火了.百家号.2025-04-01

最新名单!海宁3个村要打造未来乡村!有你家吗?.海宁市人民政府.2025-04-01

亮相央视!海宁这个网红打卡点受全国瞩目.海宁市人民政府.2025-04-01

曾因蚕桑文化闻名于世 海宁这个小村跃升为省级景区.百家号.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