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高棉语:សាធារណរដ្ឋប្រជាមានិតកម្ពុជា,英文:People’s Republic of Kampuchea),是1979年至1989年间在柬埔寨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柬埔寨人民革命党领导,主席为韩桑林,总理为洪森。

柬埔寨原名高棉,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窟等王朝。1863年柬埔寨沦为法国保护国。1953年11月9日独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港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1979年1月7日中午,越军攻占金边,并扶持“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宣布建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及政权。越军占领金边和扶植起“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的行径,引起东盟国家的高度警觉和坚决反对。东盟各国普遍认为,只有依靠西哈努克港的政治号召力和民主柬埔寨的军事实力,实现柬埔寨各派抗越力量的大联合才能够保住柬埔寨在联合国席位,进而实现柬埔寨问题的解决。而越南老挝苏联、支持苏联的东欧国家、古巴、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等14个国家承认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权。1982年7月,西哈努克亲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11月,柬埔寨冲突各方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决定过渡时期由联合国向柬埔寨派遣维持和平的部队,组织在柬埔寨举行大选并组成民族联合政府等事项。1993年5月,柬埔寨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大选,成立联合政府。9月,通过新宪法,恢复君主立宪制,改国名为“柬埔寨王国”。11月,任命诺罗敦·拉那烈为第一首相,洪森为第二首相。联合国驻柬埔寨维和部队全面撤离,柬埔寨进入和平重建历史新时期。

历史沿革

早期文明

柬埔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国于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窟等王朝。其中,9世纪至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国力强盛,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从16世纪末开始,吴哥王朝走向衰落。

革命时代

1940年-1945年,柬埔寨曾被日本占领,日本战败后,重新沦为法国控制的国家。1953年11月9日脱离法国独立,独立后的柬埔寨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在西哈努克港王族统治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时东南亚最富庶的国家。

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在美国策划下发动政变,推翻诺罗敦·西哈努克领导的王国政府,建立高棉共和国。同年3月23日,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民族统一阵线和王国民族团结政府。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乔森潘副首相柬埔寨民族团结政府,致力于打倒朗诺政权。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攻占金边,取得了抗美救国的胜利,高棉共和国垮台。1976年1月,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民主柬埔寨大力推行合作社,取消货币,禁止商品交换,在对外事务方面,也执行一系列不符合国情的路线、政策。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成立

与此同时,柬埔寨共产党与越南共产党的关系日趋恶化,两国间经常发生边界纠纷和冲突。1977年,洪森宣布脱离“红色高棉”,借助越南的力量,与韩桑林等建立“柬埔寨民族团结救国阵线”。1977年12月31日,柬埔寨与越南断交。此后,越南军队曾多次侵犯柬埔寨,两国间的冲突不断升级。1978年12月25日,越南当局集中了18个师共20多万正规部队,兵分七路向柬埔寨发动大规模进攻。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的最初目标是号召柬埔寨人民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推翻波尔布特政权,,制定一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民主国家”新宪法,建立广泛的群众组织和发展一支革命军队。它的外交政策宗旨包括“不结盟”、通过协商停止与邻国的冲突、结束由波尔布特政权发动的“与越南的边界战争”和关闭柬埔寨土地上的外国军事基地。

1979年1月1日,柬埔寨民族团结救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宣布了一系列将在“解放区”实施的“紧急政策”。其中一项政策是在各地建立“人民自治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构成了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员会(KPRC)的基本行政架构。KPRC是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员会(PRK)的中央行政机构。KPRC一直担任韩桑林政权的执政机构。1979年1月7日中午,越军攻占金边,并扶持“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宣布建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及政权。越军占领金边和扶植起“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的行径,引起东盟国家的高度警觉和坚决反对。东盟各国普遍认为,只有依靠西哈努克港的政治号召力和民主柬埔寨的军事实力,实现柬埔寨各派抗越力量的大联合才能够保住柬埔寨在联合国席位,进而实现柬埔寨问题的解决。民主柬埔寨军队为保存实力,遂主动转移至西部山区和广大农村,继续坚持以游击战为主的抗越武装斗争。而越南老挝苏联、支持苏联的东欧国家、古巴、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等14个国家承认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权。1979年12月,民柬决定终止宪法,改组政府。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81年5月1日,柬埔寨举行了议会选举,柬埔寨人民革命党人民革命党(KPRP)在国会117个席位中赢得117席。国会于1981年6月27日批准了新宪法,并选举韩桑林为国家元首。同年6月27日,宾索万出任总理,组建政府。1981年6月颁布新宪法,该宪法规定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为一个“正一步步迈向社会主义的独立主权国家”。1982年,西哈努克港民族主义者、退到丛林中的红色高棉和宋双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三方同意团结起来,反对越南扶持的金边政权”,结盟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 of DemocraticKampuchea),西哈努克任主席,乔森潘任副主席,宋双任总理。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终结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转变和柬埔寨国内抗越救国力量的不断壮大,柬埔寨问题逐步进入政治解决的历史进程。1986年,柬埔寨对立双方相继提出和平动议;1987年,西哈努克港洪森举行首次会晤。1988年7月,越南单方面宣布至年底从柬埔寨撤军5万人。7月25日,民主柬埔寨三方、越南、“金边政权”、老挝和东盟代表在雅加达举行非正式会议,就越南从柬撤军问题举行谈判。1989年4月,越南宣布计划在当年9月底之前从柬埔寨撤出全部军队。随着越南主要部队的撤走,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开始变得比较独立自主,但它在国际上仍然比较孤立,仅得到越南及苏联集团的国家共20个政治盟友的外交承认,而且也未能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它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PRK)”更名为“柬埔寨国”(State of Kampuchea),简称“柬埔寨”(Cambodia);其国旗、国歌和军装都改成没有任何使人反感的政治符号,而佛教则重新被确定为国教。

为了促进柬埔寨的和平进程,避免越南撤军后柬国内再度爆发全面内战,联合国于1989年7月30日一8月28日在巴黎举行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代表、东盟各国外交部部长、越南和柬埔寨四方代表参加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1990年9月,柬埔寨四方代表在雅加达宣布成立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作为整个过渡时期柬埔寨唯一的合法机构和权力来源,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统一。1990年11月,柬埔寨冲突各方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决定过渡时期由联合国向柬埔寨派遣维持和平的部队,组织在柬埔寨举行大选并组成民族联合政府等事项。

1990年在雅加达成立的“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Supreme National Council of Cambodia)被确立为柬的唯一合法机构和权力来源。1991年10月23日,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协定在巴黎签署。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的18个国家的外长、柬埔寨4方代表在和平协定上签了字。联合国驻柬过渡时期权力机构(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监督柬埔寨在和平条件下进行公正和自由的选举。它标志着延续了13年的柬埔寨战乱从此结束,执政党更名为柬埔寨人民党柬埔寨语 People's Party,简称CPP)。

1993年1月28日,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和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决定于1993年5月23日-25日在联柬机构的组织和监督下举行大选。6月10日,大选结果公布,以拉纳烈领导的奉辛比克党获得了401万张有效选票中的182万张,赢得议会120个席位中的58席,成为柬第一大党。而由韩桑林洪森领导的人民党获选票153万张,获得51个议席。在西哈努克港和联柬机构的多方斡旋下,拉纳烈和洪森最终同意组成由拉纳烈任政府第一首相、洪森任第二首相以及各部设立双部长的两党联合政府。9月21日,柬埔寨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决定恢复君主立宪制,定国名为“柬埔寨王国”。9月24日,西哈努克签署新宪法,并重新登基为柬埔寨国王。11月,任命诺罗敦·拉那烈为第一首相,洪森为第二首相。联合国驻柬埔寨维和部队全面撤离,柬埔寨进入和平重建历史新时期。

地理特征

位置境域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南部,西北部与泰国接壤,北部与老挝接壤,东部与越南接壤,西南部为泰国湾;采用印度支那时间 (ICT),即UTC+7时间,不实行夏令时;总面积约为181035平方千米;沿泰国湾拥有约443千米海岸线,沿海水域拥有约60个岛屿,其中大部分距离大陆不远。

气候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分两季:每年5月到10月为雨季,11月到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24℃,4月份最热,最高温度达40℃。

柬埔寨全国各地的年平均降雨量差异较大,中国西南地区降雨量最高,年平均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其中西南地区中北部靠近泰国湾沿岸的地区,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山区年降雨量最高可超过5000毫米;内陆地区相对干燥,降雨量一般为每年1300毫米至1800毫米。

地形地貌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90%,地貌特点为中间低四周高,中部为低洼的恒河平原,包括洞里萨湖流域、湄公河下游洪泛平原及巴塞河平原;东部、北部、西部及西南部被山地、高原环绕,其中豆蔻山脉东段的奥拉山海拔1813米,为全国最高峰;湄公河贯穿全境,形成以洞里萨湖为核心的肥沃平原;西南部的豆蔻山脉和象山山脉覆盖着茂密森林。从中心地区向外延伸是过渡平原,森林稀疏,海拔约200米。

水文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有众多河流,其中以湄公河最为重要。湄公河从柬埔寨老挝边境向南流至桔井南部,并向西转向约50千米,然后向西南转向金边澜沧江-湄公河在桔井市北部的河段流速较急,从磅湛省河段开始,坡度趋于平缓。湄公河与洞里萨湖在金边交汇,其中湄公河从东北流入,洞里萨河发源于洞里萨湖,从西北流入。两河交汇后分成湄公河本体和巴塞河两条平行的河道,分别独立流经柬埔寨和越南的三角洲地区,最终流入南海。柬埔寨东南部的小河流、小豆蔻山脉和象岭形成了独立的排水分界线,其中东部的河流流入洞里萨湖,西南部的河流流入泰国湾,小河流在分水岭东侧向东南流向象山南坡。

政治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存在四大主要政治派别和两个敌对政权。四大主要政治派别即西哈努克港民族主义者、柬埔寨人民革命党、红色高棉、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它们都建有自己的电台,宣传自己的主张;两个敌对政权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和“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它们各自推行自己的新闻政策。

社会事业

报刊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新创办的四家报纸分别是1979年创办的《柬埔寨》(“Kampuchea”)周报,1985年创办的《人民报》(“Pracheachon”),以及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金边周报》(“Phnom Phenh weekly”)和《军人报》(“Koong Toap Pracheachon”)等。《人民报》是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91年10月后更名为柬埔寨人民党)的党报。《柬埔寨》周报是柬埔寨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由法学院毕业生乔干那烈(Kiev Kanharith)担任主编。该报得到政府的政治支持和经济补助。乔干那烈努力扩大新闻报道的范围,在“不能批评政府和执政党”的规定之下,揭露社会体制的不良面,为柬埔寨新闻传播业树立了新的职业标准,他本人也成为柬埔寨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该报注重获得第一手材料,记者经常前往战争前线采访,经济报道也很丰富。乔干那烈曾对柬埔寨第三机械厂的兴衰进行专题报道。该报道被政府当局视为“建设性报道”而受到推崇。

广播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柬埔寨国内出现多家广播电台,主要有金边政权的电台,反金红色高棉的电台、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电台等。1978年,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创办国家广播电台柬埔寨人民之声。该台是纯粹为政府服务的,它的运营全靠国家拨款,政府明文规定它不得播出商业广告。这一禁令直到1987年方被解除。柬埔寨人民之声每天早、中、晚播出3次,只是每次播出时间有所延长,对国内用高棉语广播,对国外用英语、法语老挝语泰语越南语广播。据统计,到1984年,柬埔寨全国约有收音机17万余台。1990年,柬埔寨人民之声将每天播出时间增加到12小时,并采用150瓦的发射机。广播电台和通讯社是金边政权与红色高棉开展宣传战的最主要武器,金边政权经常利用广播电台谴责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犯下的罪行。退入柬泰边界的红色高棉也将宣传重心放在广播电台上。1979年初,转移到西部丛林地区的民主柬埔寨之声在一个秘密地点用高棉语、越语重新播音;由于后来成立联合政府,该台改称“民柬国民军之声”,定时播送广播;1984年,西哈努克港宋双建立高棉人之声电台,并将其作为联合政府的广播电台。这些反对金边政权的电台主要谴责越南柬埔寨的入侵,攻击金边政权是京族的傀儡,号召柬埔寨人民抵抗越南的入侵,反抗金边傀儡政权

电视台

1983年,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在越南的帮助下着手建立正规的电视台——柬埔寨电视台。1984年12月,柬埔寨电视台正式开播,每周播出3天,每天播出4小时节目。从1986年3月起,在金边地区每天晚上可以收看2小时的黑白电视节目。后来在苏联的援助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从1987年3月起可以收看苏联的卫星电视节目。1990年,金边政府还在西哈努克港建立了一个地方电视台,同样每天播送2小时电视节目。1990年时,柬埔寨全国约有电视机2万台,80%以上是黑白电视机。此外,柬埔寨人民共和国还在1980年创办了国家通讯社——柬新社(Sarpordamean Kampuchea )。

人文

习俗

高棉新年(Choul Chnam Thmey),是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庆祝佛历新年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持续三天,被认为是高棉人最重要的节日。节日的第一天被称为“莫哈桑格兰塔”(Moha Sangkranta),象征从旧一年到新一年的过渡,当天柬埔寨人会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参加净化仪式,感谢佛陀的教诲。为了祈求好运,会在早晨用圣水洗脸,中午用圣水洗胸,晚上用圣水洗脚;第二天称作“维拉克瓦纳巴特”(Veareak Vanabat),当天柬埔寨人主要举行慈善活动,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并会参加寺庙的奉献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第三天称作“维拉克·朗萨”(Veareak Laeung Sak),当天柬埔寨人会用香水清洗佛像,这一行为象征着洗去恶行,并认为可以带来长寿、好运和幸福。

地区象征

国旗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的设计与民主柬埔寨国旗非常相似,但对吴哥窟的艺术性诠释更加深刻,由五个剪影组成,象征着柬埔寨士兵、商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团结。红色象征着革命的鲜血。

国徽

风景名胜

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其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该寺由高棉帝国的君主耶输跋摩下令建造而成,建在海拔550高的悬崖上,以其精美的浮雕和宏伟的建筑结构而闻名,其特点包括五座塔顶和四面佛像,以及装饰精美的石墙和石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柏威夏寺独特的宗教和艺术氛围。2008年,柏威夏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博波雷古寺

三博波雷古寺(Sambor Prei Kuk)在高棉语中是“森林中的寺庙”,该寺庙区已被确定为公元6世纪末和7世纪初繁荣的真腊帝国的首都伊山普拉。寺庙区由一百多座寺庙组成,其中十座是八角形的,是东南亚同类寺庙中的独特标本。该遗址的装饰砂岩元素是前吴哥装饰习语的特征,被称为三博波雷古风格。其中一些元素,包括门楣、山形墙和柱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里发展起来的艺术和建筑成为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典范,并为吴哥窟时期独特的柬埔寨风格奠定了基础。2017年,三博波雷古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

Flag of Cambodia .youngpioneertours.com.2025-08-13

Cambodia .britannica.com.2025-08-13

Geography.embassyofcambodia.2024-01-05

Time Zone in Phnom Penh, Cambodia.timeanddate.2024-01-05

敬请期待丨帝航集团 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落户柬埔寨项目背景.新浪网.2025-05-05

Phnom Penh.britannica.com.2025-08-13

1979-1982柬埔寨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與政府承認.www.airitilibrary.com.2024-03-16

សាធារណរដ្ឋប្រជាមានិតកម្ពុជា.khmerrougehistory.org.2024-03-16

Hun Sen .britannica.com.2025-08-13

千年吴哥 重现风采.人民网.2023-12-05

Sambor Prei Kuk.unesco.2024-01-06

“任期最长首相”将离任,“洪森时代”要落幕?.今日头条.2025-08-13

西哈努克、波尔布特与中国 .凤凰网.2025-08-13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KAMPUCHEA.countrystudies.us.2025-08-13

柬埔寨王国.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2025-08-13

36. Cambodia (1954-present) .uca.edu.2025-08-13

Marine and coastal areas.opendevelopmentcambodia.2024-01-05

Cambodia - The climate in short.climatestotravel.2024-01-05

Cambodia.Dictionary.2023-12-06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2023-12-06

Maps of Cambodia.worldatlas.2023-12-07

TONLE SAP.factsanddetails.2023-12-07

Lower Mekong Basin.whrm-kamoto.2024-01-05

Overview of the Hydrology of the Mekong Basin.mekonginfo.2024-01-05

Let Them Eat Cake.camnet.2024-01-06

..2024-01-06

Cambodian Flag History.fotw.info.2025-08-13

从吴哥出发,帮世界留住文明印记.新华网.2023-12-05

柏威夏寺Temple of Preah Vihear.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