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人民政府是毕节市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向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现任市长是姚轶。
建置沿革
毕节秦为蜀郡属地,汉为益州之牂牁镇、犍为县两郡所辖,晋属益州、朱提郡,唐代置牂牁、乌撒部,宋代置罗氏鬼国辖乌撒部、毗那部,元代分属 “亦溪不薛”(蒙古语,意为水西之地)宣慰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所辖,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乌撒军民府、永宁宣抚司和乌撒卫、毕节卫、赤水卫、永宁卫。清康熙五年(1666)置大定(今大方)府、黔西市府、织金县(今织金)府、威宁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改黔西、平远二府为州隶属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大定府为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升大定州为府,领黔西、平远、威宁三州和毕节县、水城厅。民国废府置县,解放前夕为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县、水城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 9 县。
1936 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进入毕节,在区内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大方、黔西市、金沙、织金县、纳雍、水城、威宁、赫章 9 个县。1955 年,威宁改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8 年,大方县更名为大方县;1970 年,水城县划归六盘水市。是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 7 个县 1 个自治县。1992 年建镇并乡撤区后,全地区撤销原县与乡之间的 89 个区镇建置,改原 736 个乡镇为 245 个乡镇。1994 年,毕节县撤县设市(县级)。
2007 年,组建原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原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于 2014 年 6 月更名为百里杜鹃管理区,为市委、市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2011 年 12 月 27 日撤销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同时撤销县级毕节市成立七星关区。2015 年,成立金海湖新区,为毕节市委、市政府派出正县级机构,委托管理七星关区梨树镇、岔河镇、小坝镇和大方县双山新区、响水乡、文阁乡、竹园乡,2019 年从小坝镇析置出青龙街道、双山镇析置出归化街道,2020 年从梨树镇析置出甘河街道。2021 年 5 月,撤销黔西市,设立县级黔西市,市人民政府驻莲城街道迎宾路 168 号。黔西市由贵州省直辖,毕节市代管。2022 年 3 月,撤销金海湖新区,原委托管理的大方县双山镇、响水乡、文阁乡、竹园乡、归化街道由大方县委托七星关区管理。
职权范围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等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财政、民政、社会保障、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行政工作;
(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七)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八)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帮助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十)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十一)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辖区概况
毕节市红旗街道、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总面积 2.69 万平方公里。居住汉族、彝族、苗族、白族、回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满族等 54 个民族。2024 年,全市常住人口 662.16 万人。2024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2457.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6.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3.0%;第二产业增加值 647.86 亿元,增长 6.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6.4%;第三产业增加值 1243.30 亿元,增长 3.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0.6%。全年人均生产总值 36809 元,比上年增长 5.8%。
行政区划
截至 2025 年 3 月,毕节市辖七星关区(市辖区)、大方县、黔西市(市代管)、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和百里杜鹃管理区(正县级)等 8 个县级行政区划和 1 个管理区。辖 135 个镇、91 个乡(72 个民族乡、19 个非民族乡)、53 个街道,共计 279 个乡级行政区划。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政府网.2025-08-18
姚轶.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8-18
历史沿革.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8-18
毕节市概况(2025年更新).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8-18
行政区划.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8-18
机构设置.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8-18
毕节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毕节市人民政府.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