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英文名:Long March 8A;代号:CZ-8A),简称长征八号甲,即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研制的中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为宋征宇。
2018年7月,龙乐豪院士透露,长征八号、长征七号A已开始研制,预计2020-2021年相继首飞。2024年4月25日,长征八号系列火箭产品推介会在武汉举行。会议发布了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新构型,拟命名为长征八号甲火箭,2024年9月4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合练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顺利完成发射场合练任务。2024年11月,中低轨主力新型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2025年2月11日17时30分,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7月30日15时49分,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此次发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起飞主动漂移控制、过冷液态氧加注等多项技术创新。10月,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系列火箭发动机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鉴定试车。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改进研制而成。火箭高超过50米,起飞质量约371吨,起飞推力约480吨。沿用了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配装5.2米直径整流罩。提供了4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2台YF-75DA氢氧发动机以及一套辅助动力系统,使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可提供7吨的运载能力。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通过优化设计、采用新材料,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火箭的整体性能,为商业航天市场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命名
2024年4月25日,长征八号系列火箭产品推介会在武汉举行。会议发布了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新构型,正式命名为长征八号甲火箭,又名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代号CZ-8A。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长征八号甲火箭作为未来中国中低轨主力火箭,在长征八号火箭基础上,特别改进研制,具备性能先进、低成本、高可靠性、快速发射等特点。主要是为了应对未来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组网发射需求。
研发过程
2024年4月25日,长征八号系列火箭产品推介会在武汉举行。会议举办了长征八号系列火箭采购协议、采购意向协议及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截至26日,长征八号系列火箭已完成16发订单签订(包含已完成发射的3次任务),订单类型覆盖了国家重大专项、民用航天、商业航天等领域,充分验证了长征八号系列火箭的市场竞争力,体现了各方用户对长征八号系列火箭的信赖。会上,火箭方与各卫星总体单位也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支撑好用户的需求和发展。
2024年9月4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新型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合练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顺利完成发射场合练任务,计划年底首飞。本次合练于8月中旬正式开始,9月3日完成合练加注工作,9月4日合练箭下塔,由发射区转回总装测试厂房,合练任务圆满完成。此次合练采用了新的测发模式——改进型三垂测发模式,即将箭体以芯一级助推组合体、芯二级、星罩组合体三个模块分段垂直的状态从海南省总装测试厂房转至发射区,再在发射区完成各模块的吊装对接。本次合练任务中,长八甲火箭与发射场系统的协调性、匹配性得到了很好的验证,5.2米整流罩星箭联合操作与发射场的协调性、匹配性也顺利通过考核,合练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正式飞行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4年11月,中低轨主力新型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中国火箭公司表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拥有海南发射场专属商业发射工位,700公里SSO运载能力的“长八甲”会在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完成首飞。届时,公司将具备 “固液结合、海陆双发”的商业火箭一体化产业链能力。
首飞成功
2025年2月9日,长征八号甲遥一运载火箭已垂直转运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计划将于乙巳年正月十四(2月11日)18时前后择机实施发射。
2025年2月11日17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又名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
发射记录
2025年7月30日15时49分,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长征八号甲火箭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起飞主动漂移控制、过冷液态氧加注等多项技术创新。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6次飞行。8月26日3时8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搭乘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0月16日9时33分,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0月,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系列火箭发动机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鉴定试车。本次试车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改进研制而成。火箭有两个助推器,沿用了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配装5.2米直径整流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宋征宇表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运载的能力更大,运载效率更高。可以提供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从3吨到5吨到7吨这样梯度的运载能力。有些卫星用户可能只需要3吨,可以提供长征八号串联构型;需要5吨的就可以提供长征八号;需要7吨的,就可以采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这样对低轨组网发射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完成更多规格载荷的发射任务。
动力系统
宋征宇表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用上了新型的末级发动机,使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把原来的氢氧末级直径从长征八号的3米直径拓展为3米35直径,推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发动机系统的设计以及动力系统的设计也进行了简化,进一步地减重,提升运载能力。通过这些技术使在1100公里的倾斜轨道上,能够实现一箭多星,一个轨道面的卫星,一次发射全部送入轨道。
为了适应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箭体结构、运载能力等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提供了4台YF系列火箭发动机100液氧煤油发动机、2台YF-75DA氢氧发动机以及一套辅助动力系统。YF-75DA氢氧发动机从推力与重量两方面迭代升级,提高火箭的有效运载能力,助力中国氢氧火箭技术水平跃升至世界前列。
技术创新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创新地将卫星支架、转接框、仪器舱的功能,整合到一个多功能舱内,成功减重200公斤,提高了火箭运载效率。这种集成式设计方法在火箭结构上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此外,作为首次使用3.35米直径末级搭配5.2米直径整流罩构型的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从外形上看起来“脑袋”更大,可为卫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任务适应性更强。
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可以携带更多燃料,并采用了新型泡沫夹层共底贮箱、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新型电控安溢阀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显著提升了运力,有效缩短卫星入轨时间,节省燃料,提升卫星寿命。以氢气、液态氧为燃料的火箭末级具有比冲高的特点,使火箭能够以较少的燃料获得比较大的推力,是目前中国掌握的比冲比较高的推进剂。在通用氢氧末级出现前,中国仅有直径为3米的氢氧末级,从箭体直径、动力系统优化方面已不能满足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选择氢氧末级这一模块进行通用化设计,可满足后续中国新一代中型火箭统一产品规格,提升模块级产品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在未来将作为成熟模块,供其他火箭选用,有力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
基本参数
参考资料:
载荷信息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携带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卫星研制团队继承以往型号系统保证链实施经验,围绕低轨卫星飞行任务全过程、全要素,系统梳理任务剖面,组织各分系统聚焦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环节,开展关键控制要素的“再识别、再优化”工作。同时,研制团队在天津卫星生产线结合各站点生产流程,采用覆盖卫星AIT全周期的数字化质量确认方法,实践基于生产数据一致性分析比对的判读新模式,推动批产卫星质量确认工作的高效实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试验队优化飞行事件系统保证链确认项目,实现发射场阶段卫星总装、测试项目实施情况100%闭环确认,确保卫星技术状态和质量受控。
发射场地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拥有海南发射场专属商业发射工位。2023年12月29日,由火箭院长征航天发射技术与特种车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该发射工位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火箭长征八号的专用工位,是发射中心形成发射能力的核心关键,是保障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设施。
一号发射工位包含固定勤务塔、发射台等11类设备设施,和传统发射工位相比,取消了导流槽、采用了模块化钢结构发射塔架方案,整个建设周期缩短了一半。首次采用地面导流锥排导、挤压式喷水降温降噪等多项先进技术,攻克了“7天发射、7天恢复”的难题。
总体评价
随着中低轨道卫星发射需求日益增长,商业航天市场上迫切需要一款既能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又具备高性价比的火箭。长八甲火箭通过优化设计、采用新材料,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火箭的整体性能,为商业航天市场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评)
长征八号甲是长征八号火箭的改进型,其运载能力更大,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配置5.2米直径整流罩,任务适应性更优,为大规模星座组网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资料 >
New Long March series rockets to debut soon.中国日报网.2025-02-14
已签16单!长征八号系列火箭开始成系列了.中国航天报.2025-02-14
新华全媒+|蛇年首发“开门红” 长八甲火箭首飞看点解析.新华网.2025-02-14
顺利完成发射场合练任务!新型火箭长征八号甲将于年底首飞.央视新闻.2025-02-14
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央视新闻-腾讯网.2025-07-30
我国氢氧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新京报-腾讯网.2025-10-22
运载能力提升至7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新构型来了.央视新闻.2025-02-14
航天六院研制新型发动机助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陕西网.2025-02-14
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改成功首飞.央广网.2025-02-14
火箭院承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5-02-14
28个月研制!长征八号甲火箭出发首飞:未来主力箭.太平洋科技.2025-02-14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创新要从一颗“大脑袋”说起.兰州新闻网.2025-02-14
长征八号甲遥一运载火箭j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文昌国际航天城.2025-02-14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新华网-腾讯网.2025-08-26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10-16
运载能力提升至7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新构型来了.大江新闻.2025-08-03
喜迎2025年“开门红”|五院抓总研制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成功发射.百家号.2025-02-11
新春发“新箭” 长八甲亮相.人民网.2025-02-14
新型火箭长征八号甲将于年底首飞.央广网.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