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鑫,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
陈建鑫于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学位,并于2010年获得同系博士学位。曾在圭尔夫大学数学与统计学系以及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担任联合博士后研究员,并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量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联合中心担任哈特里(Hartree)博士后研究员。他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全球研究院达摩院下属达摩量子实验室(DAMO-QL)系统团队负责人。2025年8月,陈建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量子软件研究中心)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燕飞团队合作,在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相关成果以《基于统一控制方案的任意两比特门的高效实现》为题发表于《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陈建鑫的研究领域是量子体系结构与系统,量子纠错与容错,量子软硬协同设计,量子信息理论。他在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70篇论文,其中包括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X Quantum、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ACM Transactions on Quantum Computing等期刊,以及QIP、ASPLOS、DAC等会议。
人物经历
陈建鑫,2005年与2010年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分别获得本科与博士学位。曾在圭尔夫大学数学与统计学系以及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担任联合博士后研究员,并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量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联合中心担任哈特里(Hartree)博士后研究员。
陈建鑫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全球研究院达摩院下属达摩量子实验室(DAMO-QL)系统团队负责人。2024年1月13日,陈建鑫在中国科技大学做学术报告会。
2024年,陈建鑫正式加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副教授。2025年8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量子软件研究中心陈建鑫课题组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燕飞团队合作,在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统一控制方案的任意两比特门的高效实现”为题发表于《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研究领域
陈建鑫的研究领域是量子体系结构与系统,量子纠错与容错,量子软硬协同设计,量子信息理论。
研究成果
在量子体系结构与系统上,与合作者提出重定义量子指令集来释放量子芯片性能的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单比特,两比特的量子指令设计与微架构实现方案,大幅提升量子程序执行的准确率。在量子纠错与容错上,与合作者提出时间维度上并行的量子纠错实时解码方案,以可规模化的方式将超导量子芯片上平均每轮处理错误的时间压到了一微秒内,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量子计算领域十年之久的错误堆积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向量处理器加速量子计算并行,可配置量子指令集等技术,进一步解决了规模化量子芯片寻址与控制压力问题,并带领联合项目组完成了包括量子指令与控制指令,量子编译框架,量子纠错中间件和控制电子学在内的完整系统,实现了控制量子芯片的完整链路,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容错量子计算系统的原型实现,并在实际量子芯片上进行了初步测试与验证。在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70篇论文,其中包括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X Quantum、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ACM Transactions on Quantum Computing等期刊,以及QIP、ASPLOS、DAC等会议。
发表论文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
量子计算科学家陈建鑫博士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08-16
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 | CQCC2024专题论坛.微信公众号.2025-08-16
陈建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25-08-16
CNCC | 量子计算是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挑战,还是机遇?.微信公众号.2025-08-16
首次实现!清华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澎湃新闻.2025-08-16